摩罗/比天堂更可爱的是都昌
(2013-05-12 10:37:1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思想随笔 |
比天堂更可爱的是都昌
——摩石小说《浮世风流》
摩罗
年轻时颇读了一些小说,多系西洋小说,以及国人模仿西洋小说所写的现代小说。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得不是太多。年岁渐长,中国古代小说的韵味老在心中盘桓,颇为切合当下的意绪。昨夜偶尔翻阅《红楼梦》的开篇,觉得背景深邃,格局阔大,寥寥数语就尽显鸿蒙沧桑和人世悲欢。
摩石先生尚在高校就学,“十年寒窗”尚未度完。他课余时间创作的小说《浮世风流》,叙事半文半白,颇有几分古奥。与我年轻时判然有别也,或许由时代差异所致吧。作者胸襟,也颇为辽阔。摩石先生说,这部小说,意欲全面展示家乡人民的生活面貌。此其志不在小也。
我最关注的不是他究竟展现得如何,而是他对家乡水土和民人的那种深情、那种担当、那种扑进去扎进去的决绝态度。因为,他所热爱的那片水土,也是我的至爱。我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可爱的是天堂,比天堂更可爱的是都昌。为什么,那是我的家乡啊!
都昌者,江西东北部一穷县也,地处鄱阳湖北岸。小时候爱她是出自本能,因为生于斯长于斯也。今天格外牵挂她,是因为走遍各处名山大川,无论当时如何震撼,稍事停歇,就觉得她们比都昌还少了点什么,都不像都昌那样沉重着我的心。这事寻思多年,终于明白,只有都昌这片土地,含藏着我列祖列宗的骸骨。我八百年的祖先,一代一代全都融入了都昌的山水。摩石作品对于都昌的激情,或许也是起源于此吧,至少我的共鸣是由此而生。
自古以来,都昌文脉昌盛。东晋陶侃,一代枭雄,挽救晋室危亡,力保百年太平。其曾孙陶渊明,万代文豪。从上古至中古,华夏文脉由北迁南,陶渊明乃长江以南出现的第一位宗师巨匠也。自陶渊明之后,尤其唐代禅宗之后,江南代有才人,指导中国思想文化走向的学说和大哲,基本上都产生在南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有宋一代,都昌堪称文星高照。宋末丞相江万里,是著名政治家和教育家,创办书院讲学,培养了文天祥等国家栋梁。其外公陈炳、舅舅陈大猷,都是进士及第,且都是研究经学、理学的著名学者。其表弟陈澔,更是元代大儒。陈澔在都昌创办云住书院,遐迩闻名,晚年到鄱阳湖对岸主教庐山白鹿洞书院,声名远播。其所著《礼记集说》,明清两代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他是曾经配祀孔庙的人物,由此即可知其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
陈炳、陈大猷、陈澔祖孙三代,皓首穷经,究理传学的精神,代表了都昌人民的志气和智慧。这片诞生过陶侃、陶渊明、江万里、陈澔的土地,不但山清水秀,尤其人文鼎盛。
摩石以火一样的热情,来展现都昌人民的苦痛、憧憬和伟大创造,本身即受到自古以来浩荡文气的鼓动吧。摩石不但热情高涨,所表现的功力也堪可称道。我枉戴一顶作家帽子,却没有花大力气充分展现家乡人民的历史与生活,一直抱愧不已。摩石一开笔就从都昌写起,而且一下手就是鸿篇巨制,既让我感激,也让我佩服。
在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语境中,都昌的作家朋友们,或许应该自觉地接续都昌的文脉,写写自己的家乡。等到时机成熟,我也想学学摩石先生,为家乡多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