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摩罗/父子同背三字经

(2011-01-09 19:50:47)
标签:

文化

分类: 教育·育儿

摩罗/父子同背三字经
(前几年幼儿园新年联欢表演,谁惹你哭,谁惹我笑)
摩罗/父子同背三字经
(不哭了不哭了,把表演进行到底)

摩罗/父子同背三字经
(雨过天晴,重新开始)
父子同背三字经

摩罗

宝宝昨天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背诵《三字经》。宝宝很当一回事,兴致勃勃地跟我一起背书。宝宝的那副认真样子,很让我感动。好像这个认真背书的宝宝,是最可爱的宝宝。

昨天晚上我陪宝宝背了第一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今天中午金去单位加班,我在家陪宝宝背了《三字经》第二段(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长期以来金陪宝宝学钢琴,她是真正陪学,学习识谱,学习演奏。我觉得教孩子就得这样认真。

我要求孩子背诵三字经,也应该跟他一起背。我小时候没机会读之背之,现在趁机补补课也不无好处。

咱俩一起念,一起背。有时候他背诵我提示,有时候我背诵让他拿着书帮我提示。偶尔我会背错一两个地方,让他纠正我,这样提高他的积极性。

我问他哪几句最难背,他指着书上说,“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弟于长,宜先知。”那几句难背。我于是告诉他,这《三字经》呀,每四句一组,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意思。比如,“孝于亲,所当执。”是对“香九龄,能温席。”这个故事的解释,“弟于长,宜先知。”是对“融四岁,能让梨。”这个故事的解释,解释部分跟故事一起记忆,就容易记住。

后来他背诵的效果果然不错。大概我教的这个方法很有效。

学习过程中,宝宝主动把有些句子的意思讲给我听,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他讲得头头是道,很有体会的样子。对于三字经的开头,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几句,他主动跟我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给他讲了一遍,问他懂不懂,他说懂。

接下来我将已经背诵的其他部分一起讲给他听。

我刚刚讲完,要求他给我讲一遍。他大致完整地讲下来了,而且讲得很好,比我期待的还好一些。

我高兴地说:“宝宝你讲得太好了,等妈妈晚上回来,你讲给妈妈听,妈妈说不定会大吃一惊,吓得掉下床来。”

妈妈回家的时候,宝宝首先把我说的“掉下床来”传给妈妈听,他对这个感觉很有趣。夸张的语言和意象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带给孩子快乐和幸福,并助长他们学习的兴趣。

黄昏我在院子里跟一位邻居聊天时说,跟幼儿园教师比起来,小学教师会有板有眼地讲课,孩子们学习的东西比幼儿园多得多,宝宝大声纠正我说,不对,小学里都是复习幼儿园的东西,学得一点也不多。我因此大笑不止,觉得他一句话点中了小学教育的一个弊端。

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对于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实在太简单,好像有意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如果能让孩子在这个阶段背诵一些经典就好了,就不至于太浪费孩子们的童年时代。可惜中国当下的教育资源配置,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这个问题。

宝宝背书的能力不错,学校目前的教学内容又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我很希望他能背诵一些古典作品,可是他不乐意。他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快乐里,而且自己特别善于找到自己的快乐。他不喜欢父母给他安排的快乐,不喜欢父母布置的任务占用了他的时间。

老师布置的任务他知道是必须完成的,上小学两个月来从来不会试图打折扣。也许我们可以考虑通过老师的指示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20091031日日记,当时笑笑刚上小学两个月

(老爹评论:《三字经》虽然价值依旧,可是其中有的内容已经不适合教给当今的孩子。没有一种古典文献拿来教给当今的幼儿时不显示出若干缺点。这是目前的“国学热”不得不面对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主张与其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等二手经典,不如直接背诵《论语》、《大学》、《中庸》、《礼记》、《孟子》、《老子》、《庄子》、《无量寿经》、《金刚经》等等原典。哪怕背点兵家法家,也可能比背二手经典更受用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