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读书札记 |
分类: 读书札记(兼搜书买书) |
早已破灭的文学教师梦
摩罗
(史前生命?作者说是机器人。五岁笑笑画)
从网上见到一位原华东师大学生的跟贴,云:“我喜欢看您的心灵随笔,想念您多年前在华师大文史楼给我们上课的情形,尽管时间很短,但您对现当代文学评论的认识之深刻,上课之激情,至今我仍仰慕不已,愿老师身体健康!”跟贴《我是农民的儿子》,时间是2006-9-17 09:16。作者未署名。
看来我实习那阵的讲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年过去了还不断得到反馈。
这个跟贴激发了我的许多感触,尤其触动我关于文学教育的梦想。
那些年我一直渴望到一个中文系教书,做一位出色的文学教师。我想抛开目前高校中文系将文学知识化的教学模式,将作为一种艺术的文学原汁原味地带到讲坛,奉献给学生。我至今认为中文系就应该创造出这样一种真正属于文学而不是属于知识的、新的教学模式。
可是机遇不给我提供支持。
后来的那些年,在北京南郊那个末流高校的课堂上,面对那些惨遭中学教育之糟蹋、基本上没有文学修养、甚至对文学有点不屑有点敌意的大学新生,我的文学教师梦一天天破灭。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这种情况格外严重,我每次走进课堂就像走进刑场一样艰难沉重。到一个漠视文学甚至有点蔑视或者敌视文学的环境中去讨论文学,无聊与无奈相纠缠。老觉得那是一场没有对手的搏斗,用不着过招,在迈上讲坛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惨败了。
这个时代真的对文学怀有敌意吗?我搞不懂,只觉得一片迷乱。
我只好投降。
刚投降那阵,老想写一篇文章,就叫《我的文学教师梦》,算是给梦想留下一个痕迹吧。然而拖拖拉拉这么多年,终于一直没有写。
现在几乎完全离开文学了,再也不想讲文学课了,再也不想当文学教师了。连那些多年来一直渴望拜读而未能如愿的文学著作,也已经无暇顾及了。这些年我为了追索信仰问题而进入宗教,为了研究宗教而涉及社会组织模式和社会制度等等人类学、社会学问题,唯独不再关注文学问题。
不过文学情结可不会轻易消散,多年之后再来吃几口回头草吧。可那毕竟是未来的事,暂时看来还有点遥远,就像过去已经有点遥远一样。
200701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