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育儿 |
宝宝是个喜神
摩
元旦这几天宝宝不上幼儿园,可以尽心尽意地玩个痛快。昨天在雪地里打滚,玩得那么开心。别的孩子没有伴儿玩就马上回家,一般不会独自在外边玩。可是宝宝在所有的孩子都回家之后,独自在外边玩得那么投入,独自在雪地里滚来滚去。衣服全都脏了,回家全得换掉。好在宝宝有个好妈妈,愿意给他洗衣服,所以不太限制他四处打滚。
今天宝宝竟然一整天不出门,上午那么好的太阳,我和金说一同带他出去玩,可是他不肯。他说他先看动画片,然后去外边玩,可是一直到晚上他也没去外边玩。宝宝一直喜欢这个空间,觉得这个空间具有足够的快乐。两岁之前他就常常这样,虽然他在外边玩的时候,常常玩得不肯归家,可是他在家里玩的时候,也常常玩得不肯到外边去。我们带他到朋友家玩的时候,或者带他回江西老家的时候,他总是闹着要回到这个空间。看来这客厅、这卧室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和快乐。他已经懂得珍惜这个快乐的空间。
客厅的三面墙壁和餐厅的两面墙壁已经给宝宝画满了蜡笔画,连接近天花板的地方,他也站在沙发背上画上了足够多的恐龙。他每天晚上拿着画笔,兢兢业业地画出一个个恐龙,然后问父母这些恐龙画得怎么样。墙壁上早就画满了,于是他总是拿着蜡笔说:“爹爹,给我找一个地方画恐龙吧。”我把他带到书房门背后,这是唯一没有被书架占满的地方。他把这里画满之后,又拿着蜡笔说:“爹爹,给我找个地方画画吧。”我多次把他带到卧室门背后,可是他每次都摇着头逃走,因为妈妈说过不想让他涂抹那个地方,他竟然也愿意给妈妈留一方净土。
有一回他发现客厅和餐厅之间的梁上一片光洁,是个画画的好地方,他提出要在那里画画。我说那里太高了,你够不着。他说:“你把我顶起来,我坐在你的肩上,不就可以了吗?”我真的把他顶起来,让他坐在我的右肩上,可这高度还有点不够,他伸长右臂很吃力,无法从容创作。不超过二十秒他就要求下来,我问为什么,他随口说屁股疼。这跟我的理解有点出入,我的肩胛骨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威力吧,也许他踮起一边屁股,重力过于集中,就受到我的肩胛骨的威胁。反正我们家就这样错过了雕梁画栋的机会。
现在,那些恐龙与恐龙之间稍大一些的空隙都给宝宝画满了,那些大恐龙的肚子里更是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恐龙,实在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填画了。每当宝宝填满了一个空隙,拿着蜡笔要我给他提供新的涂抹空间时,我都会被他的吃苦耐劳精神所感动。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家孜孜不倦而又入迷入狂的状态。有一天我感慨道:“天哪,你像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画《创世纪》那样,这么兢兢业业!这么能吃苦!”宝宝问米开朗基罗是谁,我说是一个画家。宝宝经常说他长大了要画画,但他并不知道画家是什么东西。
我曾经跟金商量,买来油漆将这些恐龙覆盖,甚至可以覆盖一遍又一遍,这样宝宝就可以不断地进行壁画创作了。可是宝宝很爱这些作品,他说不能在他的画上涂油漆。其实我也舍不得抹掉,我看着满墙恐龙的时候,那种满足感、自豪感不比宝宝的少。说不定我的喜欢还超过宝宝呢。我并不喜欢恐龙,可是我喜欢宝宝画的恐龙。
宝宝迷恋恐龙的时间真是太长了,他经常说我们家是恐龙世界。这话不假。他大约有一百余只恐龙玩具,有时候他睡觉前要在床边桌子上摆上一个恐龙方阵,其中一部分夜光恐龙关灯后还熠熠闪光。恐龙书也多达几十本,一直是他最迷恋的图书。他画画的时候画的是恐龙,不画画的时候他就扮演恐龙。他成天说自己是恐龙,每天睡觉前都要在床上模仿恐龙的步伐、身姿和吼叫声。最近常常将一条丝巾扎在裤腰里拖在屁股后边,说那是恐龙的尾巴。他双手变成恐龙的前爪,迈着缓慢扎实的步伐,弯腰弓背发出嗷嗷的吼叫声。
他还要我不断学着恐龙节目中解说词的腔调,背诵他规定好的解说词。当他说他是恐爪龙时,我得按照他口授的台词给他解说,诸如恐爪龙是生活在白垩纪的食肉恐龙,他的前爪和牙齿如何如何厉害等等。我常常在解说的时候做一些变动,比如在他钦定的台词之后加上一句话:“当他大声吼叫的时候,他的爹爹吓得倒在沙发上,不敢爬起来。”然后我果然配合他的吼叫声倒在沙发上,还显出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当我背诵关于霸王龙的台词时,我会补充说:“当霸王龙发出恐怖的吼叫声的时候,他的爹爹吓得跌倒在地上。”于是我啪的一声摔倒在地板上。他因此乐得哈哈大笑,不断要求我重复这样的游戏。
父母不陪他玩的时候,他也能够拥有足够多的快乐。他有超常的自得其乐的能力,每时每刻都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道具和方式,长期是那么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我经常跟金一起发出会心的微笑。今天在微笑之余,禁不住赞叹道:
“宝宝真是个喜神,他怎么每时每刻都这么开心!”
我将发表在博客的以上日记念给宝宝和妈妈听,他两次插话说:“不对不对,我知道画家是什么,我知道那个意思,但是我不会说那个话。”“不对不对,我到朋友家玩的时候,总是不肯回家。”
宝宝说的后一点,与我说的不是一个意思。他到本小区内的小伙伴家玩耍,的确总是不愿意回家,因为那总共玩耍的时间很短。我说的是我们夫妇带宝宝到我们的朋友家走访的时候,宝宝总是要求尽早回家。
金离开书房时,嘱咐我将“手帕”改为“丝巾”,宝宝则一边走一边说:“爹爹别忘了改我说的地方。”——补充说明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