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朋友们报告近几年思想变化:我正在写作人类学随笔

(2006-11-21 14:43:52)
分类: 我的blog

向朋友们报告近几年思想变化

我正在写作人类学随笔

 

 

 

(十月下旬,那时我的博客开张才半个月,我得到夏加坤先生来信,询问我这几年的思想发展和写作状况。我很感激他这样惦记我。我及时回信介绍了我的行状。现征得夏先生同意,特将他的来信和我的回信一并发表在本博客上,既是纪念我们的通信,也是借机向关心我的其他朋友通报情况。顺便说一句,就在我给夏先生回信的第三天,我动笔写一批随笔,以人类学为背景讨论精神文化问题。目前已经写好的有《中国有没有情人节》、《主流的力量有多大》、《中医中药的文化解释》、《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换偶现象的人类学解释》、《原罪意识的起源及其对人观的影响》、《替罪羊文化的起源及其深远影响》、《忏悔意识的起源》、《耶稣背十字架的人类学解释》、《布鲁诺火刑的人类学解释》等等。可能总共要写四十篇左右,写完后会结集出版。20061121日,记于北京。)

 

夏加坤先生:

谢谢您的来信,谢谢您对我的精神发展的关注和鼓励。人性的光辉的一面在您的信中熠熠闪烁,我感到欣慰之极。

我的思想这几年变化很多,发展不少。正如您所感觉到了,我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这一类人物再也不感兴趣了,对于卢梭的态度则复杂得多。我对作为底层人的卢梭充满理解和同情,对他所受的艰难和屈辱深怀歉意。尽管现在我更多的关注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甘地等等资源,但是我对卢梭依然持有一份回味和留恋。不过这是留在感情生活中的,在我的文字表述中,离他恐怕是越来越远了。再说,我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卢梭这样的人肯定是缺点非常多的,我多半是不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俗语云诗人不可作邻居)。这样想着,也让我在心理上离他更远一些。

但是,无论如何,卢梭的思想中所包含的底层人的义愤我一直很共鸣。人类思想史上被隆重认可的大家中,只有他带有这么多的底层信息和情感。跟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甘地等等这些高远的文化巨人比起来,卢梭永远是让我感到亲切的人,而其他人只能得到我的敬仰。

对于尼采,我感兴趣的时间很短,那时主要也是欣赏其愤世嫉俗的精神气质,对于他的思想,我一直感到有距离。他的超人思想和强力意志学说我可能一直没有十分认同过。

更主要的是,这几年我略略看了一点人类学的东西,对原始宗教和民间宗教怀有兴趣。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我对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很有一点反思,越来越认识到其狭窄、浅俗,甚至与之越来越隔膜。这种变化,是我自己也万万没有料到的。仔细一想,也很自然,我本来就是个没有圈子、没有群体认同的不伦不类的存在啊。既然跟什么都很隔膜,那么,跟精英文化的隔膜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只是这几年几乎没写文章,所以我的这些变化很少表达出来。此后几年可能会写得多一些,这些变化也就会逐渐有所表述。有您这样的朋友关注,我一定会写得更加严谨更加真诚。

以上是对您的那些问题的简单回答,大致介绍了我这几年的思想变化,以及促成这些变化的资源构成。

再一次感谢您的真诚的来信。您是一个精神发展极好的朋友,为您祝福。

                         您的朋友摩罗

           20061023日,北京北小河边

 

夏加坤先生的第一封来信

 

摩罗先生,您好!

   初读的篇文章是在7年以前,读您的《耻辱者手记》的时候。我当时读您的文章的感觉就像您当时读卢梭的作品的时候的感觉一样,经常把很多段落抄到日记中去。所以我对您的文章都很熟悉,时过7年了,很多文字和段落我都还记得很清楚。所以我想把我的看法和感受告诉您,同时想向您请教些问题。

在您的文章里面,卢梭、拿破仑、罗伯斯庇尔这些人物的名字出现过很多次,而且都是作为正面的光辉的不容质疑的英雄现象出现的。受到您的影响,我也崇拜过卢梭。后来受到罗素和尼采的影响,我对卢梭的崇拜漫漫淡化了。因为我们知道,尼采是反卢梭的,罗素对卢梭的评价也不是很积极。(当然罗素对尼采也多有微词。)我知道您和鲁迅先生一样,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尼采的影响。我很想知道尼采对您的影响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您对卢梭的崇拜?罗素的名字,在您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可是总是一带而过,我想知道,这是不是表示您不重视他的思想?

我们知道,罗伯斯庇尔是非常崇拜卢梭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实践卢梭思想的政治家。他甚至模仿卢梭《忏悔录》开篇的笔调,对卢梭说:看看还有谁比我更像你!我对卢梭崇拜的减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罗伯斯庇尔。美国作家房龙在《天堂对话》里面对罗伯斯庇尔的评价很低。当然我很理解和同情罗伯斯庇尔。过分的屈辱造成了他的性格,斯汤达在《红与黑》里面还提到过他的名字。当小说中的人物当德瑞拉市长用石头追打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作者斯汤达自己发了一句感慨:难道不是由于这样的屈辱的经历,造就了罗伯斯庇尔那样的人吗?司汤达把这一现象写出来,说明他已经超越了罗伯斯庇尔,超越了卢梭了。尼采不喜欢卢梭,可是却非常喜欢司汤达,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这里。尼采一生,身边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他曾经唯一的朋友瓦格纳最终也不能免俗,导致二人绝交。他在书本上结识的朋友,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有两个:一个是你所喜欢的司汤达,另外一个是经常和你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您是不是现在也处在超越卢梭的过程之中,沿着司汤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方向发展呢?

拿破仑又是另外一个罗伯斯庇尔,习惯上称他是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他的后来的一些疯狂的征服性的行动,也是来源于早年的一些屈辱的经历,比如说在15岁的时候初入巴黎军事学校的时候。(微笑着告诉您一个秘密:我曾经把自己在18岁的时候初入北大的那段屈辱的经历与他的这段经历相提并论。)当然我现在还喜欢他,可是我现在只喜欢称帝之前的他了。贝多芬得知拿破仑加冕的消息之后,也为他惋惜:可怜的拿破仑啊,你也只是凡间之物!并且把他从自己拟订好的交响乐中删除出去。我现在很想知道的是对于《我的故乡在天堂》的您(您的新书《我的故乡在天堂》和小说《六道悲伤》,我还没有来得及阅读,目前正在购买中。),还会喜欢拿破仑吗?

从《耻辱者手记》到《自由的歌谣》,感觉您的基本思想没有多少变化。后来读了《因幸福而哭泣》,感觉到您变化了不少,文章的色彩和音调也明亮了很多。我当时真是由衷地为您感到高兴,与孟繁华先生和许多其他关心您的朋友们一样。我想您的这一转变肯定是与读者和朋友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有很大关系。没有人可以独立无助地成为思想巨人,他必须要有回应,要有同胞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这是《巨人何以成为巨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希望我的这一份绵薄的关心的支持,能够有助于您在思想上的超越和扩张,在迈向思想巨人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对您个人曾经所受到的耻辱和不公正的待遇,我想在这里表达我的忏悔。每一个人所受到的耻辱,都是我的耻辱,我都有罪;如果是一个中国人受辱,我的罪孽又增加了一分;如果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出身社会底层的中国人受辱,我的罪孽就更增加了一分。您所遭受的每一个冷眼,每一句恶意的话,每一个不公正的待遇,都有我的罪孽。我可能永远写不出《致郭铁成先生忏悔书》那样深刻的文章来,但愿我的真诚能够补偿这一点。

我是理科出身,文学的功底有限,很难写出能够与您的文字相媲美的文章来。但愿我对您的理解、关注和忏悔能够弥补这一点。同时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读者同胞对您表示理解、关注和忏悔。

我相信在您吸取更多的精神支持之后,必定能够为我们写出更宏大的作品来。

谢谢。

                                     您的读者夏加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因幸福而哭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