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险”中求:逆市抗跌的保险股成色几何?

标签:
保险股长江证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
分类: 证券投资 |
一季报概览
1季报净利润创历史新高。15 年1季度4家上市保险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407.6亿元, 同比增速78.7%,这个净利润规模差不多相当于14年净利润的46%,相当于全行业净 利润的 47%,并且 4 家公司除国寿外,基本上实现了单季度净利润新高点。其中保费 收入 3948.22 亿元,同比增长 12.6%;投资收益 1016.85 亿元,同比增长 85.1%;计 提资产减值52.73亿元,同比负增长33.9%,若剔除掉平安银行47.51 亿元,实际减值 规模同比负增长幅度更大。投资收益和保费双向向好推动季报净利润高增长。
分公司来看,新华、太保和平安分别创造了单季度净利润新高,国寿创造次新高净利润 仅低于 2009 年 4 季度。15 年 1 季度人寿、平安、太保和新华分别实现净利润 122.7 亿元、199.64 亿元、49.03亿元和36.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8%、84.7%、52.7% 和132.3%。
受益于股债市场向好,险资浮盈持续增加,浮盈和净利润共同推动净资产快速提升。从 数据来看,15年1季度4家上市险企净资产7945亿元,较年初增长7.48%,为近年单 季度增速较快的年份,此前平均增速在4%-6%区间。从浮盈变动来看,1季度人寿、太 保和新华可供出售均持续产生正向利得,平安受影子会计影响为负,从1季度累积浮盈 来看,人寿、平安、太保和新华分别为约为 287.7 亿元、222.56 亿元、72.41 亿元和 40.89亿元,占当期净资产的比重位于5.9%-9.5%区间,占净利润的比重位于1.1%-2.3% 区间,从净利润占比排序来看,人寿>太保>新华>平安;从净资产占比排序来看,人寿> 新华>平安>太保。
对于1季报的综述,我们侧重于讨论两个问题:
1、此次投资收益高增长与历史高增长如何相似和不同;
2、高增长是否会有高估值。
投资收益高增长
11 年银保渠道监管,开启保险销售渠道调整序幕,太保“聚焦期缴聚焦个险”战略, 14 年人寿正式确定“做大做强个险”战略。14 年行业经历了保费高增长,高增长实际 在渠道上面分化明显,银保渠道增速有明显放缓,个险渠道高增长动力明显。
投资收益增长高度创新
我们以单季度投资净收益为目标,分析同比增速来看,从 07 年-15 年保险行业投资净 收益经历了两轮高增长,第一波位于 09 年 Q3-10 年 Q1,第二波位于 12 年 Q3-13 年 Q1,从时间点来看,Q1是这两轮投资收益释放的最高点。第一波投资收益率同比增速 在60%左右,第二波投资收益同比增速位于35%-90%区间。
从对应的股债市场表现来看,第一波投资收益释放我们认为对应的区间是08年 11 月到 09 年 8月,沪深300上涨幅度约为125%,保险行业股票仓位在10%-15%左右;第二 波投资收益释放我们认为对应的区间是 12 年 12 月到 13 年 2 月,沪深 300 上升 28% 左右,股票仓位7%-10%左右。
从历史对比来看,本次投资收益高增长特点如下:1、涨幅更高,基本实现了高基数之 上的翻倍增长,同时相较于历史投资领域明显放开,投资净收益率亦实现较高增长;2、 股票仓位较为灵活,处于一个向上缓慢加仓的区间,同时非股票基金类的权益投资产品 明显丰富起来,包括权益理财产品等;3、从外部环境里来看,股债牛市行情更加确定, 且高度有望超过前期,从 14 年 7 月以来,沪深 300 上涨 120%;而债券牛市基本上从 14 年初延续到当前,从宏观经济导向来看,债券牛市还将延续。
从股债市场的表现来看,目前股票市场类似于08-09年的上涨幅度,保险股票仓位也近 似于当时情况,区别是当前债券市场相较于09年更强债券牛市更持续。
首次伴随个险新单高增长
投资收益高增长阶段是否都伴随着保费的高增长?09年-10年,是银保为王,银保渠道 实现了高增长,但是个险渠道增长相对弱化;12年-13年初,银保新规的监管余温还在 同时个险尚未实现复苏,整体保费增长偏弱。本此期间算是首次实现投资和保费尤其是 个险新单保费的同步高增长。
对比投资收益高增长区间保费增长情况,15 年 Q1 保费增长在如下方面不同于历史情 况:1、总增速绝对值略高于历史水平,15 年 Q1 保费增速在 0%-18%区间;2、个险 新单超越近年历史高点,以平安为例平安个新 50%,其他公司预期增速也在 50%左右; 3、增长渠道更加倚重于个险渠道,1季度代理人增速预期依然保持在 5%-10%左右;4、增长险种来看,会有所差异,从高增长险种来看,当前主要险种是“年金/两全 分红 万能”。
从目前总结来看,4家上市公司开门红主打产品形态均为“年金 万能账户”,具体产品 分别为平安“尊御人生(年金分红 万能)”、新华“金彩一生(年金 万能)”、国寿“鑫 如意(年金 万能)”、太保“东方红(年金分红 万能)”;产品保障期限为终身或者到 80岁;缴费期限多为3、5、10年缴费,平安首推3年缴费、新华推荐5 年缴费、太保 和国寿推荐10年缴费。
费改弱化投资对退保的影响
投资高增长的同期,一般也会伴随着退保的激增和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的下滑,这一特 征在 13 年 Q1 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是从 14 年以来,这一特征并没有继续强化,从 14 年以来,行业持续在经历高退保和责任准备金的大幅波动,从近两年的变化来看,投资 高增长年费退保高增长依然在但是略有弱化,目前行业退保高企与渠道以及产品的相关 性在逐渐提升。同时费改在未来也会逐渐弱化因为投资而导致的行业退保问题。
对比历史上投资高增长区间,行业退保和责任准备金变动,基本上都出现了退保激增和 责任准备金下滑。在 15 年 1 季度,这一特征尤其明显,人寿、平安、太保和新华的退保同比分别增长 193.4%、222.5%、69.3%和 190.1%,退保同比增速基本上达到了近 年新高。
但是退保激增的影响原因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此前退保的核心原因在于银保偏理财类 在高收益背景下会面临客户用脚投票的选择,但是自 11 年以来银保渠道逐步压缩,退 保增长的原因也有所变化,1、原有的投资向好市场偏好于其他类理财产品影响依然健 在;2、保险公司自身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4 年 Q1大规模销售高现价产品也成为 15 年 1季度退保的核心驱动因素。
险资配置兼顾固收和权益
从险资配置来看,在股债双向向好的背景下,险资一方面要灵活的增加权益配置,另一 方面要抢筹优质固定收益类资产。对比历史上两轮投资收益高增长时段,权益高增长基 本上是标配,但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可配置品种显然弱于当前。
对比历史上两轮投资收益高增长,股票仓位基本上位于8%-15%区间,仓位并不算高, 从后来的趋势来看,加仓的行为也并不持续。15 年一季度投资收益更权益仓位依然位 于历史低点,从趋势来看,后期持续增加仓位依然可行。
从固收资产配置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债券市场非常利好保险行业,从跟踪的数据来看, 当前债券利率曲线明显呈现陡峭化,债券的期限溢价在快速提升。
http://mmbiz.qpic.cn/mmbiz/Iia0ibYLIrH1dOfibGhAPIEnN2tAf0XiaA8vHEhQkWkMgnzCW5WOWWrDp7Z7PO9EZokufTsJe9azOojMroa79QP45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http://mmbiz.qpic.cn/mmbiz/Iia0ibYLIrH1dOfibGhAPIEnN2tAf0XiaA8vulkKtGeJMcAJaDhMGNVTk5Kia3mI5XE1X0m6C7bjgHzlgcde4s7Ypr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资产减值完全消化和浮盈持续积累
对比10年Q1月和13年Q1月两轮投资收益高点时期资产减值和浮动盈亏变动来看, 15年呈现出明显的强势格局:1、浮盈累积规模最大,持续性较好,10 年Q1虽然投资 收益大幅释放但是浮亏已经开始形成,13 年Q1释放投资收益虽然当季度形成浮盈但是 后期浮亏快速形成,15 年 1 季度浮盈依然在快速形成,后期从趋势来看,浮盈依然有 望快速增加;2、资产减值规模略有分化,整体而言减值释放较为充分。
更优业绩更低估值
对比分析当前高投资收益增长与历史的不同,核心是要判断保险股当前的投资价值。从 上面的分析我们的结论如下:1、行业投资收益还将有持续高增长,不同于历史单纯依 赖股票市场,当前固收对于投资收益的增长也是功不可没;2、费改凸显产品和渠道对 于保费增长的作用,投资虽然能够驱动保费,但是效果在逐渐弱化,渠道方面倚重个险 渠道基本上是大势所趋;3、弹性因子资产减值和浮盈/亏方面,15 年Q1所展现的特性 相较于历史情况更加稳定,资产减值释放较为平缓和充分,同时浮盈累积趋势更加明确。
2013 年 Q1 估值的高点约为 1.8 倍 EV,10 年 Q1 估值高点约为 3.3 倍 EV,对比当前 保费、投资发展趋势,更加类似于09-10年行业发展格局,而我们当前静态EV接近2.5 倍,动态 EV 增长 30%的假设下,动态 P/EV 不足 2 倍,相较于 10 年的估值至少还有 50%的提升空间。
投资策略和建议
我们认为保险行业当前在经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好时期,不仅投资方面的高增长和稳 增长具有内外部环境的支持,保费高增长也会在费改、渠道优化和降息背景下显示出强 大的可持续性。再综合考虑2季度健康险政策落定的可能性在提升,我们持续强烈推荐 保险股,持续推荐国寿、平安、太保。
对于15年,我们认为保费和投资结构优化将会兑现为报表的稳健增长:1、保费渠道结 构持续优化,个险渠道属性决定保费增速会平稳有序增长;2、个险渠道发展将推动高 利润率保障类业务增长,从而推动 NBV 有效增长;3、资产持续微调保证 15 年净投资 收益率维持在较高水平;4、资产减值压力减小和浮盈增加有助于推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5、股市向好推动行业投资收益高增长;6、净利润增长和预期市场持续走强有助于推动 净资产和EV 较好增长。
(源自长江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