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邹沂臻
邹沂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65
  • 关注人气:11,4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历史的门槛上(二):保险未来的根本之问

(2015-03-11 12:31:45)
标签:

保险

精算

互联网保险

大数据

分类: 政经评论

作者简介:王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  

  (根据作者在第二届保险信息化线下论坛上的发言稿整理)

  保险业“根本之问”,即保险的立业之本有三一是预测,就是让我们觉得挺神秘的精算。二是大数,从根本上讲,保险是一个“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需要一个数的集合。三是专业,就是我们经营管理的各种技术,如风险管理。保险业的存在主要是靠这“三招”。下面,我们就分别问问它们。

  第一,我们来问预测。看一看“预测”的前世今生。

  预测,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并不陌生的。历史上,比较权威的有《易经》,比较民俗的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场景,一个戴着黑墨镜的“李半仙”。为什么我们一直对预测这个问题很关注,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农耕社会的国家,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所以,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办法,如观天像来预测气候,了解自然的变化,更好地开展农耕活动。同时,由于知识的局限,古人觉得“生老病死”神秘莫测,所以,也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法能够了解和预测自身,于是,就有了占卜这些东西。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半仙”你可以挑战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易经》是有很深的科学道理的。这是第一阶段,也可以称为预测的混沌时期,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几千年。

  之后出现了统计和计量经济,预测进入第二阶段。我们通过采集一定的样本数,积累一定的数据,然后做所谓的回归分析,据此来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借此来预测未来,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是保险精算。我们通过一定的样本量、通过建模、通过回归分析来做预测。但渐渐地,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好像也不是很靠谱,因为,如果这些工具都非常靠谱,那么,你如何解释金融危机的产生。导致金融危机的那些金融产品,大多是华尔街搞出来的,他们拿着一大堆资料跟你讲:定价模型是如何建立的,回归曲线是非常漂亮的,这个价格肯定没错,买,一定赚钱。后来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我就斗胆讲了一句话,曲线是可以按需回归的,模型也能够自我实现。只要“有心”,曲线总是能“回归”的。这个阶段,我把它定义为有限预测时期,因为,这种预测是有前提和条件的,是相对和局限的,它受到主观干扰的空间比较大。

  第三阶段,就是现在,出现了以搜索引擎、互联网、物联网、感应技术、神经网络和大数据,这些现代科技,它们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的预测。从保险精算的角度看,会出现两个现象,一个叫数据变迁,一个叫原理革命。所谓数据变迁,是指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作为预测重要基础的数据将发生一系列,而且是本质性的变化。

  第一,是从质量,到数量和维度。以往我们所能够拿到的数据量都是非常有限,你们能够拿到多少样本,五千个,一万个?这五千个和一万个,还是通过街头调查来的,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可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所以,数量非常有限,且真实性也难以保证,所以,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那个时期,数据的数量有限,质量无从保证,维度也非常有限。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数量和维度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种数量和维度的丰富,同时挑战了质量,即如果数量足够多,即使质量不太理想,同样也能够描述和解释对象。

  第二,是从内到外。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行业和企业内部数据,保险精算也多是关注理赔数据,但它们能说明的问题非常有限。比如说车险,我们按照所谓的风险因子进行分类。如从人因素,分成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是否有孩子,抽不抽烟,但你觉得这几个因素都一样的人,他们开车的习惯,或者说风险能一样吗?也许一个是“女汉子”,一个是“林妹妹”,开起车来的风险肯定不一样。但如果我们利用车载OBD记录仪和路上摄像头的数据,来跟踪这些车辆,得到的结论就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再看看寿险,这个问题就更明显。我国大陆每年有70亿次的门诊量,这些门诊数据肯定比我们所有赔案里的数据多得多,也更能够解释疾病风险、治疗成本和生命表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数据的实时性更强,现在保险定价用的数据往往是许多年前的数据。所以,从历史数据到当期数据,从样本数据到全量数据,这些都是未来保险精算面临的所谓“数据变迁”带来的挑战。

  再就是所谓原理革命,保险精算原来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因果关系的解释,我们做归因分析,通过解读历史,预测未来。但我们越来越发现:未来与历史,其实并没那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明显。你会发现一个个体的风险,往往不是历史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现实的一些关系决定的。举一个例子,传统保险要确定一个人的风险状况,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整个家族的历史做一个系统分析,做一个归因分析,判断这个人大概是什么性格,行为风险如何,可能患什么疾病,您觉得这靠谱吗?不要说他的太奶奶,奶奶,就是他妈,跟他生活环境都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那么,风险因素又怎么可能一样。但反过来,如果你要知道这个人的情况,你只要找几个跟他关系最近的人,通过他们的描述,就基本上可以把他“刻画”出来,比如他的生活习惯,是否抽烟喝酒,开车是不是很猛。从根本上讲,这是从回答“为什么(why)”转换到回答“是什么(what)”,这是精算的原理变迁。还有,就是前面谈到的从抽样到全量,因此,未来我们可能从“大数时代”逐步走向“多维时代”,通过多个维度,以几何学的思维,就可以把这个人定义出来,刻画出来。我们不再需要从单一维度,纵向地去深入探究,而是通过一个平面上的多个点,就能将这个人刻画出来。

  就预测而言,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更大的挑战是来自技术创新以及无处不在的感应终端。前几年,谷歌开发了一个“流感监测软件”,原理就是按照搜索引擎上,人们检索与流感症状相关的词条,如“打喷嚏”、“流鼻涕”等,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地方可能发生流感了,而这种方法,无论是在成本,还是在时间上,都比传统模式要大大的节省和提前。因此,谷歌的流行病预测要比美国官方快的多,而且,成本还低。还有就是关于迁徙的问题,在前几年,百度利用人们手机的定位系统,做一个“国人春节迁徙图”,不要小看这张迁徙图,这个图揭示了移动信息和聚集信息,而“移动”和“聚集”均属于风险要素。

  接下来这个例子,与保险的关系就更直接了,一些国家开始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原理,开展地震预警,并将地震预警系统,绑定手机,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非常有效的预警。在灾难预警方面,有一个“黄金十秒”定律,即如果能提前十秒预警,大约能降低人身伤亡39%。日本是较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国际上有一个“地震捕手”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志愿者,开展地震预测。我国四川等地也开展了类似的地震预警工作,在今年10月7日的景谷地震中,昆明居民提前67秒就得到了预警。

  第二,我们再问大数。

  保险和金融业所有的存在,都是靠大数的。大数靠什么?传统的大数靠三个东西,一个是机构,需要建很多的机构网点;第二是产品,要开发各种各样的产品;第三是时间,要日积月累大量客户。传统金融企业要实现数的集合,都要通过这三个要素来实现。同时,不管是从可能性,还是从效率上讲,实际上都有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但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将彻底改变这一切,看看姚晨,她微博的粉丝是6900万,可谓是“富可敌国”,因为,泰国全国人口也不到6900万。更有甚者是陈坤,据说他用“粉丝”做起了生意,并成功地开展了“粉丝经营”,粉丝每年交100多会费,就可以跟他互动,还可以优先看到一些东西,如新专辑等。有人算过,他的粉丝大概是7000多万,只要有1%参与,就是70万,一个人花100元,每年就可能是7000万的进账。你再看看那些门户网站,他们旗下的“子民”都是数以亿计,他们所集合的量,所能够创造出的价值,是你难以想象的,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第三,我们问问专业。

  从传统的角度看,我们对专业的认识,更多是“信息”加上“智慧”,许多所谓的“专业”更多的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但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搜索引擎的出现,专业,这个概念受到很大的挑战。现在千万别随便说自己是“专家”,因为,任何人只要随便搜索一下,就什么都知道。有次我去参加一个讲座,我的邻座问我:是否认识这位专家?我非常详细地向他介绍专家的背景,他肃然起敬,说你真了不起,什么都知道。我就笑了,其实,我不过是两分钟前“百度”了这位专家而已。互联网时代赋予“专家”以全新的内涵,出现了“社会脑”和“互联网进化”的概念。还有,就是人工智能的出现,机器人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对于“专家”的认识。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如果说“预测”的光环不再了、数的集合模式改变了、专业存在方式颠覆了,那么,未来金融业如何存在,保险业如何存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确实,互联网时代可能给预测带来一种质的飞跃,最富想象力的是神经网络技术在预测领域的应用,它将改写整个预测科学。如果预测科学突破了,意味着“不确定性”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人们买保险,从根本上讲就是买不确定性,如果越来越多的东西都确定了,还买什么?所以,保险业面临着一个根本性追问,即预测是为什么。

  从保险经营的角度看,预测的目的是定价,如果说未来“预测”本身也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那么,保险业就需要重新思考“定价在前,成本在后”这种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面向未来,可能需要一种基于相对动态的定价模式。如,“前定价”加“后定价”,甚至是完全的“后定价”模式。因为,我们知道保险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赔款,而是形成并参与到一种互助组织之中。如果我们回到这个“出发点”去看问题,就能够理解,预测和精算不过是完成互助费用的分摊,那么,这种分摊在前,还是在后并不重要。特别是未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助保险将出现“回归”,并将改变传统保险对预测和精算的认识,如德国的“朋友保险公司”和上海的“抗癌公社”模式。

  第二,看大数的集合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集合”的历史。在人类发展的原始阶段,更多的是以一种个体、独立和被动的方式去面对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各种组织,如公社、部落和家庭,这种社会组织的出现,实现了一种风险分散和损失共担的模式,如我国古代的“义仓”制度。“义仓”就是在一个部落中,在正常年份,每个人拿一点粮食放到这个仓库里去,等到灾荒之年,或者遇到征战有人死了,就可以从义仓里拿粮食。

  后来,随着社会的分工和进步,出现了商业保险公司。这种市场化的机制能够实现有序和相对高效的集合,但这是一种相对被动的集合。用现代保险制度理论来解释,是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基金池,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投保人之间的互助共济。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种集合是相对粗放的,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的风险特征和偏好。更重要的是,其运营效率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到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集合方式,特别是效率问题将成为互联网“逆袭”的突破口。互联网对保险的最大贡献是推动集合方式的进化,即它让更多元和个性化的集合方式成为了可能,会出现一种我称之为“和而不同”的新模式。人们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形成一种相对个性化的互助组合,并对组合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不同组合之间还可以形成更大范围的互助和平衡。举一个例子,如汽车俱乐部,同品牌,甚至是同款的车主,就可以集合成一个相对同质化的,或者是风险偏好相似的组合,这种组合除了可以在内部实现风险分担,还可以通过再保,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分散。

  除了上述话题外,面向未来,我还想跟大家交流两个话题。

  一是“减量管理”,准确地讲是保险应当从等量管理走向减量管理。传统保险更多的是基于等量管理的经营理念,即用被保险人的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在扣除税收和费用之后,以赔款的方式在被保险人进行分配,这就是传统的保险模式。但未来这无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保险行业认为30 -35%的费用是正常的,是“国际惯例”,但这个费用率是不是合理,经不经得起互联网时代的“考验”,是传统保险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为,以后这不再是你说了算!记得2007年,我带着一个团队做交强险听证工作,消费者代表就质疑:我们交了1000亿的保费,你们保险行业就用了300多亿。我们觉得“天经地义”,别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合理的费用率是多少?大家可能没有答案,但我认为市场肯定有答案!也肯定不会是35%!因为,这个背后挑战的是保险整个行业的效率问题。也许有的公司会认为那样没法做,那是你的事情,市场的逻辑就是优胜劣汰,你做不了,自有人做。所以,我认为“减量管理”是一个思路,我们要通过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然后分享价值。

  二是“风险心理学”,这个话题很大,我简要说一下。我提出“风险心理学”的概念,核心诉求是解决行业的社会责任和贡献问题。我们知道: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主观及预期决定的,即风险是主观与客观的差异。有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到风险,问题就出在你的主观认识不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而保险在解决“风险心理学”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首先,保险可以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去缩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能够客观和科学地认知风险,继而解决预期、决策与行动问题。其次,保险可以通过专业管理和服务,去稳定预期,继而稳定心理,从而实现心理与预期,心理与风险改善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就能够改善人们“心理账户”的资产负债表状况,提升社会的“幸福指数”,为社会带来福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