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市场机遇

标签:
大海的唇股票能源低碳经济资源经济模式 |
分类: 证券投资 |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已经被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我们看好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即节能--减排--新能源--CDM,建议关注相关领域的龙头公司。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跃居全球首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深,未来我国碳排放压力将逐渐加大。因此,切实落实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成为我国政府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重要环保工作任务。我国当前的能源使用效率较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与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日本相比,我国仅是日本能源使用率的1/6。从能源使用结构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等领域。从行业角度来说,化工、有色、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最多的。
3月19-23日,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科技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在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中国即将实施五大措施,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
万钢指出,首先要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提升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先进核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非化石能源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其次,将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计划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应用工程,到2012年,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几十个大城市大规模推广半导体照明灯具,加快太阳能光伏、风能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
第三,将加强政策引导,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强对从事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转让。万钢说,中国还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构筑全球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技术合作平台。为此,将积极推进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家氢能伙伴计划、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形成互利共赢、技术共享、资源集成的局面。
可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已经被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我们看好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即节能--减排--新能源--CDM,建议关注相关领域的龙头公司。
注: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依次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