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因素决定是否冲上三千点
(2009-02-16 10:31:17)
标签:
大海的唇股票股市货币供应 |
分类: 证券投资 |
上周,沪深股市走势强劲,周线已是五连阳,这样漂亮的行情在大盘自2007年10月份见顶后就没有见过。牛年“小阳春”走势愈演愈烈,许多股民在兴奋之余,都在思考此轮行情究竟能走多远。6000点还不奢望,但许多人都在盼望股指能够尽快冲上3000点。
3000点不是奢望
根据最新的一轮调查显示,认为此轮反弹行情在2500点以上的投资者占36.8%,认为在2300点附近的占26.7%,认为在2700点附近的占14%,有近22%的人认为能反弹到3000点及以上。之所以说反弹到3000点之上不是奢望,主要还是从市盈率角度上考虑的关系。
有关此轮反弹,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属于估值回归行情,是A股市盈率从12倍提升到20倍左右的行情。从 上证指数来看,则是从1665点反弹到2800左右的行情。市场是否陷入了非理性的上涨,也可以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衡量,如果A股市盈率保持在20倍以下,是相对安全的。20倍市盈率对应沪综指2800点,而25倍市盈率则对于沪综指3500点。如果市盈率超过25倍,则市场又重新出现了泡沫。3000点正好处于理性行情和泡沫行情之间,因此当投资者认准行情是牛市的情况下,大盘冲上3000点并不是奢望。
货币供应值得关注
除了市盈率因素之外,另外一个影响股市运行的就是货币供应,也就是大家这个阶段一直在关注的M1和M2。货币供应有四种:M0是指居民持有的即流通的货币;M1是居民持有的货币+银行客户的活期存款,M1又称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为M1+银行客户的储蓄及定期存款,以及由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存款证(由非银行持有)。M2又称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M1+M2+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的客户存款,及由上述机构发行的存款证(由非银行持有)。M1与M2增幅的差距,是由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变动所引起。
1月末,M2余额为49.6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底高0.97个百分点;M1余额为16.52万亿元,比去年增长6.68%,增幅比上年底低2.38个百分点。但有关机构认为,这种差异还是由于春节因素引起的。2月份M1增速将出现大幅反弹,M1与M2剪刀差将会缩小,预示资金还将继续流向股市。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应该密切关注货币供应。
熊市思维需要改变
究竟是抱着熊市,还是牛市思路来看待后市,将使得投资者的操作方式有严重分歧。持有牛市观点的投资者会持有战略介入,长期持有的思想,而熊市思路的投资者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应该一次性全仓杀入,短线快进快出。更有些投资者,在前期被高位套牢之后,在近期的大幅反弹之后,将通过“倒做”的方式,即先割肉抛出,然后在更低位买进同样份额的股票,这样就赚了一个差价,但近期的这样操作需要慎之又慎。
上周五,沪深股市出现突破走势,表明大盘异常强劲,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周一和周二2300点的支撑有效性,一旦有效支撑,大盘有望再上一层楼,到时密切关注市场情况。特别是海外市场走势以及相关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