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金
几个华北方言词儿
方言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
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许多方言词语如野菜昆虫物种一样,在不断消失,在不断沉积。挖掘搜集方言词语不但有趣,而且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德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
下面“征里征里”(或可写作“整理整理”)德州人说话时经常出现的几个方言词儿。
1.Zhĕngli
Zhĕngli:闲谈,说道,打听。“Zhĕngli”可写为“征里”,意思是闲谈东家长西家短,征取或听取别人家里事儿,闲谈打听。
①闲谈:“zhengli起张三,想到了李四。”
②商量:要是这样,就别zhengli了。
2.嫌shún
办公室的郑某,说话乡音无改,很少说普通话。昨天说话时用到一个极具乡音特色的词儿——“嫌shun”。
这个“shún”该怎么写呢?
先看看网络上,字书上对下面几个字的解释。
①眰dié :基本字义是“视”, 古同“眣”。
②眣:dié 1.目不正。2.目露貌。3.目出。tì
1.失意的眼神。同“瞚”“瞬”。
③睍 :[xiàn] 〔~~〕因为害怕不敢正视的样子。
④眂shì 古同“视”。
⑤眗:jū 古同“瞿”,左右惊视。
⑥瞤shùn:目動也。與瞚瞬眴同
⑦眴shùn:①目转动②惊貌。同“瞚”“瞬”。
⑧瞚shùn:目动,眨眼。同“眴”“瞬”
“嫌shun”就是不好意思,知羞。其中的“嫌”应是惧怕的意思。与“嫌热”“嫌累”义同。
根据人们对“嫌shun”的运用,应理解为:害怕别人注视不满意的眼光。
如此看来,“嫌shun”的“shun”从字义上说,例字⑤可取,但字音相去甚远。考虑字义和字音,例字⑦最可取。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曾谈到语音中“x”“sh”可以互转的情况,并举了“俗”“厦”两个例子。这里“眴”读为“shún”是很正常的。不知道何时开始受哪个方言区的影响,“眴”读为去声了。
网络上有“嫌瞚”和“嫌瞬”的例子,也有“嫌眴”的例子。还是用“嫌眴”最好!
3.害臊
害臊:害羞。
【出处】:《红楼梦》第五十回:“不这么说呢,还有脸先要五十两银子,真不害臊。”《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安太太不等老爷说完便啐了一口道:‘呸!不害臊!’”
【示例】: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七:“
白大嫂子笑着招呼刘桂兰,叫她也过去,可是她不来,白大嫂子拉着她的手说道:‘来,害什么臊呀?’”
4.扯臊
扯臊:胡扯;瞎扯(骂人的话)。
臊子:詈词。犹言臭货。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围释》:“气也气也!这臊子好大胆,快取鎗来。”
“臊”应该指臊根。
5.夜来honghang
6.日鬼:折腾;拨弄。同“鼓捣”或“捣鼓”。夜来honghang(2015、3、6)北京卫视《平凡的世界》20集左右,其中人物说了“日鬼”一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