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得知省档案馆举办书法展,于是就去了。
新馆位于花山一带,马路通畅。
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和我几乎同时到达,我有点好奇:二十多岁的人特意跑来看展可不简单。进了展厅,听其中一个点评作品很是内行,于是便问他们是否是书法专业的学生,他们说不是,不过听他的意思似乎跟着老师在系统学习。他不仅懂书法,而且对于纸张似乎也颇为了解。真是后生可畏啊。我有意识地和他们同步,听听他的点评,不时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感觉颇好。
展览竟然是全国性的,即所谓的“国展”,水平自然很高。各种书体都有,行书以颜体居多,楷书除了几幅小楷,大的基本是魏碑,也有几幅颜体,田楷那样的东西是入不了展的。作品是粘贴在板子上的,这样意味着展览完了作品就废了,真可惜。
观展的人不多,整个大厅不到十人,其中一位竟然每幅作品都拍照,局部还要特写,好认真啊。不过据我观察,他似乎并不是对某个局部的字、章法特别喜爱才特写,似乎是随意的,这就不懂了。我对他表示钦佩,他说手机快没电了,不敢多拍了。
有一幅作品旁边的标签不对,没有工作人员,只好跟保安反映,他说会跟领导反映的。
300多幅作品我仔细看了两个多小时,双腿累得够呛,直到他们下班才离开。
其中一副行书作品的内容19年在京都一寺庙见到过,当时觉得诗很好,看来还是中国古人的作品:“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