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一早,离开望江县城,直奔桃花潭景区。途径池州,想起岳飞的《登池州翠微亭》,于是欣然下高速。
翠微亭位于齐山风景区。这里和小孤山一样,不用买门票,真好。
我们停好车,按导游图上山。齐山植被苍翠,鸟鸣清脆。一种叫强脚树莺的鸟鸣声与湖北的略有不同,我戏称“安徽的鸟和湖北的口音不同”。
刚往上走了十几分钟,忽然接到当地的电话,说是我的车“方向停反了”,要我调整过来!一个景区的停车场,也没停几辆车,搞得像城市道路一般有何意义?但人家说的显然不错,跟他理论不可能赢,于是只好返回。我独自下来,忽然一想:这齐山看来就是环境好,也无别的名胜,还不如一起直接去翠微亭,两全其美。于是打电话给他们,直接驱车翠微亭。
景区照例立着一座大牌坊,上书“池阳胜境”四个大字;沿石阶上山,约十分钟便到了“岳飞广场”,岳飞一人一骑的石像立于前端;一旁的回廊里展示着一些碑刻,无奇。
继续前行约五分钟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翠微亭。楹联曰:“开帘当翠微,摇笔望白云”,原来上联是李白诗句,翠微亭也得名于此;下联显然有拼凑之嫌。这里虽然不高,但可以俯瞰池州城,想当年岳飞一定也是如我等这般眺望的吧。
池州最有名的诗自然是岳飞的《登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这首诗我经常拿出来说,在我看来写得并不出色:前两句起兴,说明原由,本以为诗人会对风景大书特书,乃至感慨一番的,结果后两句竟然就是回来了!内容只有第三句的高度概括,等于只有开头和结尾,作文老师教我们的“猪肚”(内容充实)完全是瘪的!不过因为是岳武穆的诗而流传于世。
L君查“小红书”(刚知道这个词,呵呵)找了一个“苍蝇馆子”(也是刚知道的)午餐。餐馆位于一个狭窄的巷子里,陈设简陋味道不错。
离开池州前往桃花潭,途中翻山,有一段路况不佳。
桃花潭位于宣城市泾县。到达景区停车场,我看马路另一边也有一停车场,也不设卡,于是灵机一动停了进去,事实证明我省了10元停车费。呵呵。
一进景区,便见“文昌阁”;再往里走,都是田园风光,与老家的风景相似。这天气温颇高,加上四周原野、植被上散发出的热气,闷热不堪。尽头有一座祠堂,竟然号称“天下第一祠”,原来是翟氏宗祠,却也没见出什么太有名的人物。
出了园区,见有民宿,于是安顿下来,再去桃花潭。
据说这里古称南阳镇,现更名桃花潭镇。有几条古老的巷子颇有情趣。我们顺着巷子拐了几道弯,从尽头的门出来,桃花潭便赫然展现在眼前!潭前的广场上自然少不了雕像:李白一如既往地做举杯邀月状;另一人斜坐着,貌似胡人(我戏称恩格斯),八成就是汪伦了。
在我以前的想象中,既然名“潭”,应该是一个面积不大但水很深的“水潭”;后来看别人的游记,似乎是一座小湖。现在到了跟前,感觉是一条河流的一段。后来才了解到确实是青弋江的一段,这也解开了我的疑惑:既然是“乘舟将欲行”,那肯定是在江上啊!江名“青弋江”,看来就是江西弋阳(青弋江之北)的那条江了。江面不宽,不足百米。乘轮渡过去,那边也是一个古镇,当头便是“万家酒店”,几条或直或曲的巷子,街上铺着鹅卵石,古意盎然。
唐玄宗年间,泾州(今安徽省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引自网上
桃花潭的出名,自然缘于李白的千古名篇《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我也经常和人提及:前两句并不出奇:平淡的起兴、普通的承接;然而随着笔锋一“转”,最后石破天惊——实非太白之如椽巨笔不能为也!
据说桃花潭实际水深8米,除了表面漂浮着一些树叶之外其实水质很好,我们离开码头往下游走了一段,我掬起水来,喝了三口——也不枉来了一趟!
翠微亭
桃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