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干啥去网站推出一个写影评得电影票的活动,为了得一张电影票,我鼓动老肖写一个影评,我说你要是得了电影票就可以带儿子去看电影去了,写三百字就行,结果我老头子坐电脑前三小时没动地方,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刹不住闸了,请大家认真研读老肖同志的严肃文学,文章很长,请耐心读下去,没有广告,不要走开哦!o(∩_∩)o
孔子及其思想传世至今,可谓是毁誉参半。古有张仪的戟指痛骂,真可谓舌如利剑、口若悬河、针针见血;近有五四文人的群起批判,大张挞伐,打倒孔家店之声不绝于耳,也可谓是群情汹汹,痛批彻骨。但无论是古人的痛扁还是近人的批判,孔子却依然稳坐圣人之位几千年而岿然不动,“万世师表”的大旗依然高高飘扬,“大成至圣先师”的谥号非其莫属,他的言行和思想被历代所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而我要说的却是,孔子,一个精神的苦行者,一个理想的殉道者,一个孤独的传教士,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电影《孔子》,以恢宏的大气、以史诗般的磅礴,再现了那个辉煌灿烂年代的战争、思想、文化和英雄。孔子,就是那个时代的英雄。片中的孔子,不是一个迂腐、穷酸的教书匠,也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而是一个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德才兼备、熟识礼乐的圣贤。他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以“君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以注重实践、敢于承担的果敢行为,立言、立德、立行、立身,内与三桓斗法,外与齐国斗智,处处体现了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的入世进取思想。他高踞于思想的巅峰,成就着未来的精神领袖。他毕生追求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各皆有所养”的“大同礼运”世界,虽屡遭挫折,却至死不渝,始终抱元守一,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虽穷极而不改其志。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而孔子就是那个忠于自心的强者,最后幻化为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
但长期以来,孔子却一直遭到相当部分世人的误解,什么“三纲、五常”“什么为圣人隐,为大人隐,为贤者隐”等等,无不加之其上,并且非常鄙俗地将之冠以“孔老二”的不雅名头。真是腐儒而不愿为而英才为之。其从不完整地阅读孔子的学说,而是断章取义;从不考察孔子所处的时代,而脱离历史阶段空批;从不看到孔子学说的长处,而专拣瑕疵;从不考证后人对孔子学说的发挥和篡改,而一概而论;从不批评历代帝王对孔子学说的异化,而苛责先人。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当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社会混乱,人民流离,礼崩乐坏,世人追名逐利,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面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恢复周礼,使长幼有序,从而使各阶层在礼仪的框架下各安其分,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积极意义。面对统治阶级恣行享乐、征战杀伐、以及用人殉葬等残民害民行为,孔子又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贴民情,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其他如对政治、人生、社会、生活等的论述,也无不闪耀着古老中华的人文思想和东方的智慧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经典名句,脍炙人口,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他的“大同礼运”蓝图,他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学说,但却为世道所不容,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最后在失意中逝去。孔子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他以自己一身的微薄之力与整个世界对抗,为了一个梦想他坚守了一生。他周游列国,后来回到鲁国,退而不隐,继续讲学著书,宣传自己的思想。他的学说之所以不见容于诸侯,是因为乱世必用重典,而治世才可以用“仁”,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他却在外求不得的情况下,反求诸于内心,实现了理性的升华和内心的笃定。
孔子的学说,是当时民心的一种反映。引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就是:“法重权术,乃帝王之学。墨行侠虐富,乃愤民之心。纵横为己,显身耀人。儒者诵仁,无非在礼。老庄空灵,道学先始。法始卫央、韩非之流,重刑重罚,却法不上君王。儒者爱人,却刑不上大夫。墨者兼爱,却无爱人之心,滥杀惩戒。老庄无力,寄托空灵。当时乱世纷争,草菅人命,人民水深火热。所以,法有乱世重典,才能平乱保安。儒有仁爱,才能父亲子孝。墨者行侠,恶不敢多行不义。老庄隐世,人心才有所寄托。”诸子百家都是当时社会情形下的一种民意的反映,都是显学,可为何后来却都逐渐湮没,而儒家却是一枝独秀?这里固然有统治者的偏爱,但究其根本,则是儒家学说在思想和精神世界所达到的高度是其他学说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正像影片中孔子的弟子所说的“夫子道高,他人无法理解”。她雄踞于我们思想的高端,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温和的熠熠光芒,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影片着重表现了孔子在政治上的沉浮和周游列国的困难,对其回国后的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却涉及很少,这对于展现孔子的思想、完善孔子的人物形象就显得草率和不力。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其很多学说是在讲学著书中体现的,一些与弟子之间的对答,充满了智慧和人文思想,绝对是一种听觉和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享受,而影片却没有反映这一点。另外,孔子作《春秋》,“一字褒贬,使乱臣贼子惧”,也没有充分展现,这不能不说是这部电影的一点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