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要远行,在身边也就是最后三四天的时间,一切都显得惶恐而诡异,我知道这是心理作用。
昨天抽空回老家一趟,孩子提出来去给奶奶烧纸,看看已经长眠六年的奶奶,并告诉她从小带大的小孙女已经长大,即将漂洋过海去英国求学。
坟头不知名的植物正在疯长,长了一丈多高,密密麻麻的几乎钻不过一只兔子甚至麻雀,方圆数十米的地方都是这些植物,在坟头正前方(南方)一米多的地方沿着一道土坎,竟然东西向长了一排,如同列队的士兵。在广阔的岭上,也就是我们家的祖坟这片长满了这簇茂密的植物。前些年是酸枣树,也是这么旺盛,后来被不知什么人割去了,这两年就长了这些不知名的植物,权作无名的碑林吧,护佑着我们的祖宗和我们这些后人。
每天忙忙碌碌,一点点准备着出行的东西,晚上有不少的送行宴,都是亲属朋友张罗的,吃就吃吧聚就聚吧,这一去估计就是十来个月,再见估计要等明年夏天了。
孩子总是高兴的,虽然出行在即,有忐忑有留恋但是更多的是兴奋,她的一些小伙伴室友已经纷纷登上飞机啦!
今天陪她去取了一千英镑,老土如我,从来没有见过英镑的样子,拿在手上崭新的感觉硬邦邦的,比人民币要硬挺一些,在路上把玩着50面值的英镑我们还回忆起小学时一起看过的爆笑网文---关于穷到只剩下钱的家庭孩子的调侃,英镑比较耐烧,但是在厕所用似乎不适合,因为太硬了。
孩子总是要越长越大,越飞越远的,从我们的怀里挣脱,蹒跚学步,到幼儿园入学,然后住校,然后在江南求学,到现在漂洋过海,直到后来建立自己的家庭事业。这就是人生的铁律,每个家庭都一样。
也没有太多的伤感,毕竟是去读书,现代的社会有各种工具可以实时联系,比几十年前坐轮船飘荡一个多月然后数年没有音信的留学生活方便多了。
以前的子女父母厮守一生,现在条件好了,每个人都追求最好的发展,看看周边的朋友,只要条件稍微好点,孩子大都出国求学,就像三十年以前在小说里读过的台湾,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安排好孩子的出国事宜,然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各自完善自己的生活,不让对方担心,这就是彼此间最好的关心最好的呵护。
我三十年前每次出发,父母都送我到村口,每次都目送我远行,直至目力所不及,现在轮到我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善待生命里的每一份遇见,让生命在远行里绽放光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