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只是谈了一次恋爱,到了该挥别“暧昧”的时候,即便有些酸涩,终究走下,才算
(2013-07-08 23:08:50)
标签:
转载 |
与电影的“初恋”,未满
明日,我启程上海,答谢一直以来给予票房支持的哈工大校友。
从4日上映至今,你们@我的排片少、时间差的微博,我都有收到。
但抱歉,作为导演,我和制片人既已把影片托付发行方,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信任,这是合作的开始,也必将持续到终点。
今晚,我仍守在影院的后排,静静地看着电影落幕,直到5位观众离场。
其中,两位女孩迟迟未动,隐约可见一位正默默擦掉眼角的泪珠,另一位,被男友强拉起身,女孩儿哭着跟男友说: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没人来看?
我的眼眶霎时湿润。
为一份平凡的爱,动容。
这本就不是一部造作的电影,也不是拍给那些煞有其事的人看的,如果你没有柔软的灵魂,你也不配欣赏她人赤诚的心。
我知道,这个初衷不属于电影,尤其不该是当下中国市场的电影。
所以,注定《初恋未满》不会是个大规模的话题,它职守的,仍是《歌的神》那份迷茫而单纯的青春情怀。
电影不是诗,不是画,它是属于公众的,哪怕你说自己足够用真心、有新意、引共鸣,缺少宣传卖点的它仍是太鹤立鸡群。
我一直强调接受发自肺腑的评论,无论褒贬,就是希望能够站在大众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商品属性,这个过程是每一导演都必须要熟悉的练习。
下午,同为女导演身份的同学电话,她是看到最新票房统计的数据,担心我着急,特意打来安慰的。
谁知我竟大度地表达对票房的淡漠和对未来的信心。
静,其实我没那么坚强,试问哪一位导演能够甘愿看着自己付出的一切竟无缘被有心人知晓。
可是作为导演,我需要给自己一个宽容的理由,哪怕它显得宿命,也总能让我继续接下来更多的希望和追求。
导演,出卖的不是技术、身体、节操,我们卖的是情怀!
这是最容易打动他人的,也是最容易自残的。
《歌的神》(后改名为《初恋未满》)是我和电影的初恋,如同故事中的我们一样,这个看似不圆满的结局,却蕴涵着更多未来的可能。
昨天的同学专场,在落幕的时候,我和博学(电影摄影师)起身:这是我们的第一部故事片,在这样的规模下,它充满了无数遗憾,但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它仅是一个开始⋯⋯谢谢,曾经与我们一起追梦的你们,谢谢我们心中都仍爱电影!
我是该感谢电影的,它让我和旧友重聚,它考验着我的团队,也磨练了我的耐性;它让我成为导演,也让我成为孤独的困兽;它让我第一次走进真正的电影商业环境,也让我在残酷和不安中清晰自己的方向和所需⋯⋯
晚上,我和高中同学荔大枝晚餐,从02年毕业,我们各自在北京漂泊多年,但真正能安静地坐下闲聊却只在今夜。
同样作为新导演,我们有共同的热血、苦楚和不安⋯⋯
这是一顿彼此慰籍、难免匆忙的晚餐,我们忙碌在各自的轨迹上,对于电影,如今的我们,就是那一粒粒执着飞扬的沙粒,世界太大、规则纵横,可是我们仍在努力,哪怕全身带着沉重的链条,哪怕总会被曲解、埋怨,哪怕成为装聋作哑的傻子,哪怕累得连忿忿不平的精力都抽不出来还要撑着竭尽全力⋯⋯
有些事,其实不用昭告天下⋯⋯一路走来,爱过、哭过、怨过、恨过⋯⋯终究是在人生中,烙下了痕迹。
如同青春,无畏才能无憾!
收拾好这一番“初恋”的心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