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拾宝藏珍 |
海堂香雨污吟袍,薛荔空墙闲酒瓢,杨柳晓风凉野桥。
放诗毫,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仙侣.一半儿.
野桥酬耿子春>
河阳香散唤吟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
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仙侣.一半儿.落花> 徐再思
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絮叨叨,一半儿连真一半儿草。
<一半儿·拟美人八咏·春情> 查德卿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
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
<仙吕·一半儿·春情>
待他还,一半儿微开一半儿关。
<仙吕·一半儿·别时容易见时难>
思悠悠,一半儿莲红一半儿藕。
<北仙吕·一半儿>
觑朦胧,一半儿猜疑一半儿懂。
<北仙吕·一半儿·新嫁娘> 冯云鹏
……“一半儿”就是不到顶点,留有审美期待,刺激审美想象,中国美学所倡导的“含蓄”、“意在言外”、“有余不尽”等等,正是如此。十八世纪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认为作家艺术家应该“选择富有包孕性的那一顷刻”,而要避免描写“顶点”。他说:“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现它的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承前启后的顷刻,包含过去暗示未来的顷刻,刺激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的顷刻,如酒之微醉如花之半开的顷刻,元曲中的“一半儿”啊.....
摘自<名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