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横滨中华街

标签:
国外见闻日本旅游 |
分类: 我的旅游 |
日本(9)横滨中华街
很早就从山中湖旅馆出来,早晨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我们。
导游预先告知大家步行下山,在山下的停车场集中。大家慢慢当散步般步行,一边欣赏早晨的景色。走到一间建在路边不远处的房子,眼尖的同伴看见小屋外冰凌垂挂,觉得很好玩,大家一同走到小屋边,轮流着,伸手摸摸垂挂的冰凌,照张相片留念。
旅游车将我们载到平和公园。公园很大,时间还早,游人很少,好像就我们这车人。我们绕舍利白塔转一圈,看了这个公园的钟鼓楼。有个写着金刚大力门的庙,门口一对巨大的草鞋。我觉得也算一景了。
参观平和公园后,我们的旅游车直驶横滨市。横滨市位于日本政治、经济和信息的中心——首都圈内。它是日本第三大城市,总面积约433km2,总人口约340万,城市化面积已达75.8%,横滨市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基地,仅次于东京和大阪而居全国第三位。横滨港是世界屈指可数的贸易港,在日本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横滨市是神奈川县的主要城市,京滨工业地区的许多科研机关都设于此,因此横滨市的科学研究事业较为发达。
在横滨最主要的节目大概是到闻名世界的横滨中华街走走看看与玩玩。闻名世界的横滨中华街,是全球最大的海外华人聚居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唐人街,迄今已有146年历史。一直以来,在横滨这个密集地域里,汇集了500多家店铺、事务所及住宅。
横滨中华街坐落在横滨市中心滨海的山下公园不远处,是一个方圆500多平方米的不很规则的中式饮食商业区。除了纵贯该区的主干道中华街大道外,还有关帝庙街、市场街、西门街、南门丝绸街、长安道、开港街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中华街的面貌不断改变,愈变愈多彩,愈变愈华丽。过去,除了主干道中华街大道外,这一区域大都是狭窄局促的街巷。由于不太讲究环境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用了10年的时间,对横滨中华街进行大规模形象改造工程。使其脱胎换骨,旧貌变新颜。
昔日那条垃圾四处可见的局促不堪的大道已被整治一新,步行道的台阶被撤除,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条石马路。杂乱无章的沿街电线被全部埋入地下,传统的朱红色宫灯型路灯被连带变压器的照明灯所替换。大街两旁还首次安置了标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东西南北四神的禁止车辆通行石柱。
街面上见到摩肩接踵的大批时尚年轻男女和外国游客。横滨中华街的嬗变,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光顾,也为中华街带来持久的繁荣兴旺。过去,中华街大道的朱红色宫灯型街灯,虽然白天十分醒目,但夜间的照明很不理想,一到了晚上,整条大道显得比较昏暗。在路灯全面整顿更换后,这条大道已变得明亮通畅,夜晚的中华街也已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一些长年在中华街里做生意的人,是与原来那些充满华人特色的朱红色宫灯型街灯朝夕相伴,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一到了夜晚,旧街灯的光线比较昏暗,行走略显不便,游客也很少光顾。现在路灯彻底改观了,游人也明显增多,中华街有了一种不夜城的感觉。
据了解,主干道中华街大道的铺路条石,是从中国福建省挑选来的。作为景观之一,还在大街两旁人行道上首次安置了禁止车辆通行的石柱。石柱是由在日华人艺术家刘旭光先生设计,上面标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东西南北四神,利用风水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来表现对中华街繁荣的祝愿。它同时也祝愿中华街大道成为老少平安,人人安心、舒适的大街,也是文化交流的大街。
现在,具有生长快速、萌芽力强特点的楝树,已被种植在中华街大道两旁的人行道上。横滨中华街也一改过去街道上没有树木的历史。传统有必要保持下去,但革新也是必不可少的。走进中华街,无论街道两旁的招牌,还是店铺的门脸,映入眼帘的尽是朱红、明黄的颜色。
这里的街道都不宽,就连主干道中华街大道也是如此,对面的两家餐馆相距还不到10米。站在中华街的善邻门下往前眺望,街道两边的霓虹灯招牌密密麻麻。每到夜晚,街灯、霓虹灯和店铺的照明灯等齐放光彩,将这里装扮成火树银花不夜城。
中华街的牌楼,似乎与国外其他地方的牌楼差不多。我走近去看牌楼的字。街头与街尾牌楼的正面当然都是“中华街”几字。街头牌楼背面是“朝阳门”三字;街尾牌楼背面是“亲仁善邻”四字。
==============
敏思主页 同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