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旅游路上

标签:
国外见闻澳大利亚旅游 |
分类: 我的旅游 |
澳洲-旅游路上
澳洲境内游在电话中报名,然后从银行寄出支票,旅游社收到款后寄来一份行程表,按表上要求的时间去指定地点集中上车便可以了,很是方便快捷。
冒着早晨的小雨,找到了旅游社的车子——是一辆49座的大巴。那是千禧年,奥运会开幕在即,很多人以为不会组团了,所以报名旅游的人不多,我们13人是奥运会前夕这条线路旅游团的最后一批游客了。
车上空位多的是,要坐要躺任君选择。旅游社当然头痛了,人这样少的团肯定入不敷出的——大巴一辆、司机导游各一名、游客住、食、玩样样不能少,想来灯油火蜡都不够。然而该社要保持信誉,只好强打精神应付我们这13个使他们赔老本的幸运华人游客了。
13个人中,广东人有9个,占了大半。导游是北京来墨尔本读研究生的华人青年,做导游是兼职;司机却是地道的澳洲人。导游自我介绍来这个旅游社的时间不长,不过,一路下来,觉得他知识丰富,对有关景点的景物和民俗风情比较了解,他的博闻强记倒真令人刮目相看。一路上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介绍沿途景物,还放些电视片什么的让大家提神。使我们渡过了长途坐车不少无聊时光,在大家昏昏欲睡的时候,他不失时机地来几句笑话让人们打起精神来,每逢有车相会,他必扬手致意。按他的说法是,大家都在这路上走,打招呼多了,就多了个朋友。是个很有创意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导游。
旅游车上午八时出发,这车子每二小时停一次,因为据说澳大利亚政府有规定,长途车每两小时要有停车纪录,若被发现没有按规定停车休息要受罚的。
这个旅游社虽是华人所办,所请的司机却是澳大利亚当地人。他很守规矩,每两小时铁定停车一次,让大家下车活动一下透透气,便又上车。
我们的旅游路线是墨尔本——堪培拉——悉尼。大巴从墨尔本驶出,向堪培拉方向驶去。
车开出三个多小时,经过一座桥,桥头有个警告牌,上写即将进入新南威尔斯州了,不准携带该州的水果过维省。据说,维省(墨尔本属维多利亚省)和新南威尔斯州(堪培拉和悉尼属新省)两省都盛产水果,因此竞争激烈。维省认为新南威尔斯州有一种水果蝇太厉害,所以不准人们带新南威尔斯州的水果进入维省,一经发现,会当即没收销毁的。
下午,车过一座不太长的桥。桥虽不长,但桥下流的水据说却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长的一条内陆河的河水。然而一时却记不起这河叫什么名了。这座桥是维省与新省的界河。
快到桥头时,澳洲司机加利说了句:“请准备护照。”待各人低头忙着找护照时,导游笑说:“他开玩笑的。因为过去进入新南威尔斯州要有护照,就像国与国之间一样。但澳洲联邦成立后,便撤销了这一规定。”
过了桥不久,车辆把我们带到一个餐厅吃午饭。餐后上车不多久,到了一个小镇,叫“好布克“(当时我问这叫什么镇,加利用英语说的镇名,这是我译的音,不知对不对,哈哈……)。
澳洲司机本是在这小镇上长大的人,因而对小镇的典故了如指掌。
一进小镇,看见一个潜艇的小模型。司机和导游叫大家看了。然后再看到一个真的潜艇外壳。这个潜艇外壳是曾在澳洲对外战争中服役,后来沉没的“悉尼一号”前壳的一部份。
这个外壳露天摆放,有40米长,是个黑色的长长的大家伙。
据说,这个外壳是该潜艇原艇长的未亡人,花了十万元澳币买下来,在其家乡辟地摆放了纪念其夫的。
司机载了我们13人,绕这潜艇一圈后才驶离了。大家听了这典故都深受感动。
然后而却又七嘴八舌说:“也得有钱呀,否则如何能买得下来?”
真是够现代的观点呀。只好笑叹人心不古了!
不久到了一个小镇,小镇的名字够奇特——叫做“狗站在箱子上”。
这小镇虽小,看来只得几户人家,却是个远近驰名的小镇呢。
因为我们看到有好几辆旅游车停靠在空地上。游人络绎不绝地在该镇唯一的小商店中进进出出。来到这“狗站在箱子上”小镇,导游叫大家下来看看小镇景色,活动一下,休息一会,照照相。
那天天气不太好,从上车后便一直下雨,天色阴阴沉沉的。但到了这小镇,小雨却刚刚停歇,并且此后一直都是好天气呢。
雨后初霁的小镇上空,太阳暖洋洋的照射着从各旅游车上下来的几乎都是面色苍白疲倦不堪的游客身上,远山近树,各种颜色的花朵以及清新的空气,令人对这小镇产生一种说不清的好感,似乎人人都精神一振了。
这小镇只有几间屋子,偶而有两三个小孩子好奇地张望。
看见很多只有几根木柱撑起一片屋顶却没有四壁的木屋类棚子。有的里面种有花木,有的空空如也,可能是镇里人饲养的牛羊晚上进去过夜或躲避风雨的吧。
这小镇之所以有名气,是因为早年曾发生过一件关于狗的有点悲壮的往事。
据说1932年,这儿周围还是一片荒漠,只有一两户饲养牛羊的人家,也就是牧场主吧。
当年11月28日这天,一个牧场主带同他的爱犬上市集采购日用品和食品。
他把采购来的东西装在好几个箱子里,吩咐狗看守这些东西。
为避免不太好的车子以及不太好走的石子路把狗颠出车外,他把狗用一条铁练拴住一同放在车厢里。
不幸的是,车子的颠簸把一个装物品的箱子抛出了车外,而全心全意驾驶的牧场主一点也没察觉。
忠心的狗看见掉了东西,拼命挣扎,终于将铁练挣断。它带着半截铁练跑到被车子抛下的物品上,很尽责地站在箱子上,看守这箱东西。
粗心的主人回家把东西搬下车时,竟没发觉已丢了一个箱子。
他看见狗没在车子上,也不在意,以为这狗贪玩跑到什么地方去,到时自然会回来,所以也不去寻找。
到第二天早晨,他见一向很听话的狗一夜不归,心知不妙。
于是他去点箱子,发觉少了一箱物品,这才急忙冒雨出门,开车沿昨日的原路找寻。
当他开车到了昨日掉了箱子的地方,只见狗还站在箱子上忠实地看守着。
然而经过一天一夜的疲累饥饿,这狗儿已经奄奄一息眼看活不成了。
牧场主把狗和箱子搬上车,连忙去找兽医给狗治疗,可惜回天无力,忠心的狗终于死了。
牧场主很伤心,在埋葬狗的坟前立了一块碑,详述此事。
后来,这个地方有了几户人家,还有了一间百货商店,变成一个小镇了。
50年后,也就是1982年11月28日,牧场主的后人及镇上的人,为纪念这条忠心的狗,特地为它在小镇中心——也就是镇里唯一的商店前建了高高的石碑。
石碑顶部的石雕是一条黑狗站在一只淡绿色的箱子上。
石碑下是一个圆形水池,有六个喷水的水柱子及一些小花和水草。
商店的门楣上方挂着一块牌子,用英文写上了这个镇子的镇名—《狗站在箱子上》。
因了这个典故,这个小镇便成了这条旅游线上的一个景点了。
这个小镇竟是沾了狗的光,因了一条狗的事迹而可能流芳千古,不禁让人觉得有点难以评说!呵呵……
过了这个小镇,出了公路,柏油路不太宽了,但两辆大卡车还是可以并排行驶的。
这儿的公路都分上下两路,路中间有花木隔开,车是靠左走的。
从这儿到堪培拉全是丘陵地带了,有时车爬上高坡,从高高的旅游车上放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眼前全是矮树和草坡,这儿的树木都不高,也许因为缺水的缘故吧,树长得都不高但枝权很多,基本上没有裸露的沙土,因而没有尘土飞扬的情况。
一路上看到公路两旁都是绿茵茵的草地和不是很高的树木。
有时,有的草地有铁丝网围拦,大概是牧场主买下来圈养牛羊的吧。
只见不时有铁丝围拦的草地上白色的羊只和黑色或黄色的牛只在觅食。
绿色的草地被很多很多觅食的白色的羊只点缀,成了澳洲一道独特的风景。
澳洲盛产羊毛,出口量很大,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草地很爱护。然而好像不见有羊栏牛栏之类,也许这些羊儿牛儿都在露天过夜,要长期忍受风寒露冷?
据说,只有被剪掉了羊毛的羊只才会被特别地保护起来。
因为已贡献了一身厚厚的羊毛,羊儿那光光的裸露的身子已不耐风寒,主人往往会把它们圈养起来,直到羊身上长出新的羊毛才再放出来—羊儿也真可怜喔!
==============
敏思主页 同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