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元……
(2009-07-27 08:33:16)
标签:
闲情偶寄随想杂谈 |
分类: 闲情偶寄 |
一百元……
同事很疼爱她的儿子。她告诉我一事。听后,感受殊深。
她说,几年前,她儿子刚刚参加工作,工资低,入不敷出。她儿子常常向家里要钱用。
同事说:我们俩收入不错,因此总是有求必应。
儿子说要健身,要买健身器材,花几百元买了拉力器和举重器材等;儿子要打球,他们通过熟人,找了个大学体育系教蓝球的老师,一连几个星期,带儿子去学打蓝球;儿子想唱歌,又通过熟人,帮儿子找大学的音乐教师,花钱让儿子学习音乐,直到他不愿意学习才作罢;儿子说要玩音响,他们前后给儿子一万多元,购置各类音响设备,还找木工,按她儿子设计的式样,专门做了个很结实的四层的音响架放这些购置回来的大小功放机、收录两用机、DVD机、大大音箱、专用的电视等等,并且,一连几年,在邮局订那种很贵的《音响》杂志,直到她儿子兴趣转移,不再玩音响,不再想看这杂志,才停订了。他后来要打桌球,又给钱买了高级桌球杆……
有次,她儿子说:妈妈,你给我一百元吧,我想买件衬衫,我只有一百元,还是前两天领的加班费。那种衬衫要一百八十元。
她说:你买这么贵的衬衫干嘛呀,一百元以下的也可以穿了。儿子说:要买就买好的,要不就不买。
她给了她儿子一百元。
第二天,吃完中午饭,她儿子说:昨晚到车库取摩托车,因为车库门口没有灯,从兜里拿车匙时,把你给的一百元弄丢了,不买衬衫了。以后才买。
她说:你自己的一百元还在吗?
她儿子说,还在,我是放在钱包里,你给的,我放在裤兜。
过一会,她儿子说:幸好失去的,不是我的加班费。加班费这一百元,是我加班一个星期报酬呢……
她听了,呆了好一会。
她说:看来我们对你是太好了,什么都迁就你,要什么给什么。当然,我们是觉得,你那些兴趣,都比较正道,都不是坏事。才不遗余力的给予支持。其实,是应该让你记取,劳动所得才可以使用。以后,我要控制一下了,木匠师傅传家宝的故事,要作为一个警戒,常常记起来。
她儿子说:什么木匠师傅传家宝的故事?我怎么没听过?
她说:我不是记得很清楚,大意记得,说给你听听,可能效果比我说教要好些。
她儿子说:说教?那不要听了。站起来便想走。
她不由分说,按住她那虽然不大定性,但还是比较听话的儿子。
“你给我坐下,好好听我说。”同事第一次有点生气。
儿子只好说:好,好,你说吧,我洗耳恭听了。
同事说:有个木匠,三代都是木工师傅。他们做的木工活,细致,新颖,耐用。几代下来,名声响亮。由于手艺出众,找他们做活的人多,倒挣了些产业,起码衣食无忧,算是小康了。到第三代,木匠师傅的儿子却不想学木工,说做木工活太辛苦了。木匠师傅很焦急,觉得儿子已经十七岁了,整天游游荡荡也不是个事呀。有一天,做爸爸的对儿子说:我们家的传家宝,有心传给你,但是你不长进,不知柴米贵。所以不能就这样交给你。
儿子说:那我以后听话,你叫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你把传家宝交我吧。
爸爸说:有个条件,你到外面干活,一个月后,拿干活挣到的三吊钱交给我,我便把传家宝给你。
他老婆在旁边听到了,心疼儿子到外面干活辛苦,把儿子送到亲戚家住,偷偷交给他三吊钱,说:你一个月后回来,交给你爸爸吧。
儿子点头。于是照计划行事。
一个月后,儿子把三吊钱交给父亲,说:这下,你可以把传家宝交给我了吧?
父亲看儿子细皮嫩肉的,那象去干活的样子。
父亲接过这三吊钱,看也不看,把钱丢到火炉里了。
儿子漠然地看着,一声不吭。
父亲说:你根本没去干活,从明天开始,一个月后再来找我吧。
他老婆在旁边听到了,还是怕儿子到外面干活辛苦,又把儿子送到亲戚家住,并偷偷交给他三吊钱,说:你一个月后回来,交给你爸爸吧。
儿子点头。于是又照计划行事。
一个月后,儿子把三吊钱交给父亲,说:三吊钱在这儿了,你可以把传家宝交给我了吧?
父亲接过这三吊钱,还是看也不看,把钱丢到火炉里了。
儿子也仍然漠然地看着,一声不吭。
父亲生气地对他老婆说:你给钱儿子,不叫他干活,你这不是爱他,是害他。如果你敢再给他钱,我就把你赶走了。
他老婆害怕,不敢再给儿子钱了。让儿子赶快找活干去。
儿子没办法,找到一户人家,给人家打短工。
起早摸黑的,什么粗活重活都要干,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简直与过去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天壤之别。
好不容易熬了一个月,他接过这用汗水和劳累换来的三吊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他很慎重地把这三吊钱拿出来,小心翼翼的递给父亲。
父亲看他累得瘦了一圈,也觉得心疼。
父亲看了看他,又把这三吊钱向火里扔去。
儿子一看大急,急忙伸手,到火里抢出这钱来。流着眼泪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是我一个月辛辛苦苦干活才得来的。你干嘛把它扔火里。
父亲高兴得一把抱着儿子,说:儿呀,你终于长大了。我会把传家宝交给你,以后好好干活,老老实实做人,我们家的手艺终于可以继续发扬了。
父亲把一套精致的木匠工具拿出来,郑重地交给儿子。说:儿呀,这是你祖父传给我的,同时,还把他的手艺传给了我,我现在交给你,也把我们家传的木匠手艺和体会心得传给你,只要老老实实地工作,可保衣食无忧,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儿子经过劳动,体会劳动虽然辛苦,比不劳而获的生活要愉快百倍,于是,接过这套劳动工具,跟着老爸练手艺,此后,木匠活越做越好,成了远近闻名的好把式。
同事的儿子听了,触动很大。
同事说,现在,儿子工作很努力。虽然工资还是不高,却也很少向家里要钱了。
她说:我真的觉得很欣慰。
我听了这故事套故事的故事,也触动很大,同时为我同事高兴。
爱有多种,如果爱儿女不得法,可能从另一方面害了他,不劳而获惯了,便是新的二世祖。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