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早晚温差大,那不是雪,是厚厚的一层霜。
拍完一两场戏,走出院子,清晨的情景早已不见,阳光的照射下,暖融融的,暖极了。啊!好舒服……这时人们褪去棉衣身着单衫,依稀会见到下地干活的村民身着短装。
这里,我曾享受到了拍戏有史以来最有质量的伙食。
除了早饭,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吃到在老乡家里燉好的一大锅乌鸡。这个村子很怪,只有这种鸡没有白色的。听说乌鸡更有营养,从老乡那里买来,不是很大,但它是吃天然谷物长大的,没吃过任何含激素的饲料,味道鲜美!吃了鸡块,再用鸡汤泡点米饭,嗯!这等待遇可不是平常剧组所为的。现在想起来都很惦记“那口儿”,觉得那时候“那口儿”怎么就那么香!
在这儿,要隆重感谢一下灯光大哥!是他发明的这吃法儿。在那种条件下,力所能及且效果非凡!正因此,他拥有了(活这么大岁数拥有过众多绰号中)最独特的一个——“奶妈”。他长得很胖,有了这称呼后,说真的,越看他还越是那么回事。哈!全组都高兴地叫着他,他快乐地回应着。
于是,我们便在“奶妈”的照顾下,在“下漪罗”村子里上演了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里的一幕:把村子里的鸡都吃光了!(不同的是鸡的颜色)
这里的水果异常好吃,而且便宜。
一天上午,美术部门在倒景,大家晒着太阳在等待。“导演呢”?有人问。左看看、右看看,好象有一会儿没看见了。……晒着正舒服的时候,“导演回来喽!给大家买水果了”!大家蜂拥而起,再一看,沈悦导演左右手各拎一箱,场工连忙接过,后面紧随着的场工也还都拎着。这么多!?什么桂圆、桔子、蕃石榴、火龙果……桂圆一个比一个饱满,新鲜极了!桔子特别甜,“这才叫蜜桔呢”!有人啧啧的。我过去吃的火龙果特没味儿,挺烦吃它的,没想到这火龙果还挺好吃的。蕃石榴,我最喜欢吃了,外壳象核桃,吃瓤,维生素含量非常高,酸极了!这东西一般人可欣赏不了,有人听着都倒牙。——“真够多的!沈导,肯定特贵吧?得多少钱呀!”“不贵不贵”。导演说出的价格着实便宜得让我们吃惊。
要是买了运回北京就好了!大家吃着,我盘算着……
在这儿,也要隆重感谢一下导演沈悦!他是我见到的最“温柔”、眼里最没有“阶级之分“的导演。现场,他会为工作人员送去“你好”!“谢谢”!对场工尤为尊重,他觉得场工非常不容易,干活多,挣钱少。他常常会给大家买水、买吃的。剧组结束吃杀青饭的时候,每个人都过来敬酒,都说导演人好,希望再合作。——能得到工作人员的夸赞,这事挺不容易的。想想看,他们一年要“转”多少个剧组,阅人无数。
写下这么多,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