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
小四的新书叫做《悲伤逆流成河》。拜读全书,百感交集,那种酸楚苦辛不知道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为“悲伤”。
追溯小四的小说、散文,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他在这么多年里的心路历程,他和我们一起成长,无论方向如何。《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那是青涩的学生日记。《幻城》则是在他成长思想最活跃时,创作激情最浓时,于幻想、创造、突破集大成之作。

——卡索和樱,玄幻地拥立在漫天飞舞的樱花中,被扬起的及地的白发和白袍翩翩舞动,英俊的脸庞镌刻着深深的忧伤,白色而空洞瞳仁中,只有彼此。
《梦里花落知多少》像是另外一个里程碑,仿佛是成人礼,文字字里行间虽然以成长的方式来叙述,但仍然透着小四对于初涉社会的感知,对于未知未来的渴望和好奇。这篇作品讲的仿佛是一种黑色的幽默,先扬后抑,先是风趣直白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的基调,突然性的笔锋一转,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笼罩着惨烈和撕心裂肺的伤痛中。文字驾驭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无论说后来一度传出“抄袭门”事件,单单从文字里的情感认知和文字功底来说,小四完全写的出来而且只有他采写的出来。因为语言文字可以模仿甚至抄袭但文字背后的性格是仿不来也抄不来的。
——我坐在机场空旷的候机室里,周围的人拖着行李走来走去。我突然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是离开北京,可是那个时候还有一大帮人送我,还有包着纱布的陆叙站在柱子后面望着我。我抬起头,去一根一根地找寻那些柱子的背后,恍惚中我似乎觉得陆叙可能突然从某个柱子背后走出来,看着我微笑。
飞机起飞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看过的一个台湾的电视剧里的一个情节,说是有一个城市叫无泪之城。因为里面的人只有欢笑,没有泪水。可是后来变了,这个城市依然叫无泪之城,可是是因为这个城市里的人的眼泪,都流光了。
《夏至未至》第一版是小四矛盾的产物,是他年轻的见证。他那时处于风口浪尖,官司输掉,给他的打击应该非常大。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在挣扎解脱的漩涡之中。一面他开始逃避似的怀念高中生活成长的日子,爱他的朋友,另一面他借这篇作品来标表达自己的委屈彷徨难过。人们在前进的途中一旦遇到困难,便会不知不觉缅怀追忆过去。这时作品主题便自然地集中在理解、成长、爱和守护上。同《梦》一样亦是悲剧,但这种悲剧却不是戛然而止的剧痛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的扩散、渗透和收尾。
——香樟与香樟的故事,什么样?在一抬头一低头的罅隙里有人低声说了话。于是一切就变得很微妙。眼神有了温度手心有了潮湿。那些天空里匆忙盛开的夏天,阳光有了最繁盛的拔节。她从他身边匆忙地跑过,于是浮草开出了伶仃的花;他在她背后安静地等候,于是落日关上了沉重的门;他和他在四季里变得越来越沉默,过去的黄昏以及未曾来临的清晨。她和她在夏天里走得越来越缓慢,拉过的双手牵了没有拉过的双手。有些旋律其实从来没被歌唱过,有些火把从来没被点燃过。可是世界有了声响有了光。
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
《悲伤逆流成河》延续了小四一贯的悲伤的基调和主题,这样的悲伤不是单纯的洁净的而是参杂其他的尖刻和锋利的,仿佛是戟戳进去又拔出来的不爽的感觉。可以想象小四对整个人生或社会的理解更深刻更独到。别人常说社会是大染缸,这话不假,小四谈不上被染得一有多消极或阴暗。只知道被染色是必然的,但我们并不能下定论这是好是坏,起码目前不能~
——你曾经有梦见这样无边无际的月光下的水域么?无声起伏的黑色的巨浪,在地平线上爆发出沉默的力量。就这样,从仅仅打湿脚底,到盖住脚背,漫过小腿,一步一步地,走向寒冷寂静的深渊。
你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么?在很遥远,又很贴近的地方响起来。像是有细小的虫子飞进了耳孔。在耳腔里嗡嗡地振翅。突突地跳动在太阳穴上的声音
我在梦见你。我在一次又一次不能停止地梦见你。梦中的我们躺在河水上面,平静得像没有呼吸没有心跳的木偶。或者亡去的故人。
如果是没有颜色的话——自己的梦里明明就经常出现深夜所有电视节目结束时出现的那个七彩条的球形符号。也就是说,经常会梦见自己一个人看电视看到深夜,一直看到全世界都休眠了,连电视机也打出这样的符号来,告诉你,我要休息了。
岁月在奔跑
小四在成长
我们在前进
希望小四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