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

标签:
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济南老电报大楼图片杂谈 |
分类: 济南市区 |
一层陈列了书信史篇和古代书信,同时设置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向公众提供信件包裹报刊集邮等邮政服务。
序言
书信,中国古代称为尺素、尺牍、书牍、书札、手札、笔札等。家书,是书信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据考证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许多家书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家书实物是1975年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墓地出土的战国末期的两件木牍。
历代书法名帖,多为书信短札。如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苏轼的《渡海帖》,颜真卿的《争座位贴》,黄庭坚的《糟薑银杏帖》,米芾的《临沂使君帖》,刘墉的《致书文坛》等,这些书信少则一页,多则数页,尺寸通常宽三寸,长一尺,故人们把此类书信称为尺牍,尺牍既为书法珍品,亦为书信墨迹。
珍贵的历史文物
战国杜虎符,是战国晚期秦国兵符。
汉代木简
汉代木简是中国两汉时代遗留下来的简牍。
汉代封泥
封泥,又称泥封,是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
书信的源起与流变
书信的种类与形式
跨越千年的问候--重现光辉的古代信札
二楼陈列近代书信篇和山东名人书信篇,展现书信文化蕴含深厚历史底蕴。

山东名人书信欣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手机短信、 QQ 、微信、微博的普及,书信已渐行渐远,不再是人们沟通情感的首选。一封书信,一段历史,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成为传承书信文化的大众课堂。给我们带给您丰厚知识和您艺术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