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一南山经)读书笔记

标签:
山海经读书笔记收藏 |
分类: 资料 |
【前言】
《山海经》是现存保留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堪称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耐心地将书中的人兽图画全部摹绘出来,并专门撰写了一篇纪念性文章。《山海经》的非凡魅力由此可窥一斑。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作者原题为夏禹、伯益。实际上,它是多位无名作者的集体创作。全书分《山经》《海经》两大类,共18卷,3.1万字。书中记录了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奇灵异兽450多个,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植物、动物、矿物、医药、鬼神、祭祀、氏族部落等诸多方面。
《山海经》被认为是有时空穿透力的文化经典,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它所反映的民族性格、原始先民的生活情状及现代人群的心理原型,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山海经第一·
南山经
迷榖、狌狌、白猿、蝮虫、鹿蜀、旋龟、狸力、长右、猾褢、彘、鮆鱼
迷榖
【原文】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译文】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鹊山的首座山,名叫招摇山。它紧靠西海,山上长有许多桂树,还有许多金和玉。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名字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还长有一种树,它的形状像构树,树上有黑色的纹理,开的花能发光,可以照亮四周,它的名字叫迷榖,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
狌狌
【原文】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但耳朵是白色的,趴着身子走路,还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猩猩),人吃了它的肉,能跑得更快。丽麂水发源于招摇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患上由寄生虫引起的病。
白猿
【原文】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译文】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堂庭山,山中生长着很多棪木,生活着很多白猿,还有很多水晶和黄金。
蝮虫
【原文】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译文】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有一座山,叫猿翼山,山里有很多怪兽,水中有很多怪鱼,山上有很多白玉、蝮虫、怪蛇,还有很多怪异的树木,人不能攀登上去。
鹿蜀
【原文】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叫杻阳山,山的向阳坡多产赤金,山的背阴坡多产白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长着白色的脑袋,身上的斑纹像老虎,却是红色的尾巴,叫唤的声音像人歌咏,它的名字叫鹿蜀,佩带上它的皮毛可以多子多孙。
玄龟
【原文】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译文】怪水从这里发源,往东流注入宪翼水。水中多产黑红色的乌龟,形状像一般的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毒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名字叫旋龟,它的叫声像锯断木头时发出的声响,佩带上它可以使人的耳朵不聋,还可以治疗脚底磨的茧子。
狸力
【原文】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译文】南方第二列山系的头一座山,名叫柜山,西边临近流黄酆氏国,北边可以望见诸山,东边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发源于此,往西南流注于赤水,水中多产白玉,多产像粟粒一样的细丹沙。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长有一对鸡足,它的声音像狗叫,它的名字叫狸力,它所出现的那个地方,会有繁重的治理水土的工程。
【原文】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长右
【原文】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其郡县大水。

【译文】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有座山叫长右山,光秃秃的不长草木,多的是水。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长尾猿,却长着四只耳朵,它的名字叫长右,它的声音像人在呻吟,它所出现的郡县,会发大水。
猾褢
【原文】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鬛,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曰斲木,见则县有大繇。
【译文】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有座山叫尧光山,山的向阳坡多产玉石,山的背阴坡多产金属矿物。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颈上却长着粗硬的猪鬃,居住在山上的洞穴里,冬天蛰伏不出,它的名字叫猾褢,它的声音像人砍削木头,它所出现的郡县,会有繁重的徭役。
【原文】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鮆 鱼
【原文】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