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景区(蓬莱阁、蓬莱水城)

标签:
蓬莱蓬莱阁蓬莱水城旅游 |
分类: 山东省内 |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
蓬莱阁底层四面回廊,明柱16根。正门上方悬“蓬莱阁”巨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手迹。
蓬莱阁八仙底层大型壁画是2007年5月安装上墙的。由六组故事组成,依次是八仙蓬莱赏牡丹、八仙为民造桥、苏东坡访八仙、八仙过海、八仙战龙王、八仙祝寿。
壁画构图饱满、八仙形象生动、色彩浓重艳丽,采用瓯塑技法,由温州瓯塑大师周锦云创作。
瓯塑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工艺美术技法,兼有油画与浮雕的双重特点,因而又被称为“彩色浮雕”或“东方油画”。
蓬莱阁二层四面回廊,明柱16支,木栅格扶栏。二层阁门南向,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境”。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
中央塑有“八仙醉酒”组塑,是根据“八仙过海”传说中八仙在蓬莱阁上放浪形骸,酒醉后各显神通渡海遨游的情节创作的。
蓬莱阁卧碑亭
苏轼书卧碑 在蓬莱县蓬莱阁卧碑亭内。呈横式,俗称卧碑。横215厘米,纵92厘米,厚23.5厘米。两面刻,均为北宋杰出诗人、散文家苏轼书迹。
蓬莱阁普照楼与宾日楼。宾日楼位于丹崖山巅东侧,与普照楼左右并立。宾日楼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八角双层十六柱木质结构亭式建筑。登楼远望,视野开阔,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位于市区西北丹崖山东侧的蓬莱水城,它的历史要追寻到宋代。宋庆历二年在此建用来停战船的刀鱼寨,明洪武九年在原刀鱼寨的基础上修筑水城,总面积27万平方米,南宽北窄,呈不规则长方形,负山控海,形势险峻,它的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敌台、炮台、护城河等海港建筑和海防建筑保存完好,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1982年,水城与蓬莱阁一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