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景区(天后宫、上清宫、吕祖殿)

标签:
蓬莱蓬莱阁天后宫上清宫吕祖殿 |
分类: 山东省内 |
蓬莱阁的“丹崖仙境”牌楼后正中是天后宫
天后宫建筑结构为四进院落,额曰“显灵”。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钟鼓楼、戏楼、前殿、垂花门、东西庑、正殿东西耳房、后殿。
天后宫过正门,就是钟鼓楼。在钟楼北侧通道间立有三块很有价值的碑记,这是其中的《坤爻石》碑。
一进院落除了钟鼓楼外,还有大戏楼,为木石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
一层有南北通道,二层半部为戏台,半部为演员活动处。戏楼上一副对联“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的长联。
这戏台是庙会演戏的地方,戏台面对天后宫是要演戏给妈祖看的意思。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都在戏台上演出戏剧。

过了戏台,就是蓬莱阁天后宫的前殿。
前殿位于一进院落北端,门上额题“天后宫”。
前殿内供嘉应嘉佑两护神
穿过前殿,进入二、三进院落之间的垂花门。垂花门为单脊双出檐开山木结构建筑。垂花门两边各有倒垂贴金花蕊,造型古朴别致。
踏入垂花门就是天后宫三进院落。天后宫正殿坐落在这里。
前明廊立柱4根,两两相对,额题“道德神仙”。
正殿中央1米高台上为三面大小水纹木格神龛,内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左右两边各立二侍女。
殿内两侧皆为高台,塑有8尊神像,分别为四海龙王、传达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万法归宗的文官、传达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
上清宫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明隆庆年间重修过,是供奉道教最高天神的地方。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它奉老子为教祖,把老子的《道德经》当作主要经典。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天神,就是这座大殿里供奉的这三位。
三尊塑像中间是玉清元始天尊,东边是上清灵宝道君,西边是太清太上老君(老子)。
元始天尊手拿红珠,象征红元时代,灵宝道君手拿太极图,象征混元时代,太上老君手拿扇子,象征太初时代。
蓬莱阁吕祖殿位于宾日楼南,坐北朝南布局,由重门、正殿和东西两底组成,皆为庙宇式建筑。正殿为三开间硬山结构,北壁与宾日楼联体。
殿内设高台神龛,中祀吕洞宾坐像,左右侍立药童和柳树精。
“寿”字石刻:此字是一个草书“寿”字,由“富”、“弗(佛)”、“林”三个字组成,意为植好林木,富足长寿。陈抟(871~989年),河南鹿邑县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生于晚唐,屡试不第,从此无意功名,先隐武当山九宫岩,服气辟谷,二十年后移隐西岳华山云台观,宋初曾进见宋太宗赵光义,被赐号希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