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浙闽会馆

(2009-03-25 21:03:32)
标签:

浙闽会馆

解放阁

历史遗存

古建筑

和谐之韵

旅游

分类: 济南市区

济南浙闽会馆

 

位于黑虎泉西路北侧,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旅居济南的浙江、福建两省人士集资修建的。

 

济南浙闽会馆

 

历史上济南府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业和交通中心,全国各地商家云集泉城经商建业。这些客居在外的商人为了便于开展商业活动,加强同乡之间的联谊和协作,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在济南建设会馆。

 

济南浙闽会馆

 

1979年9月3日《浙闽会馆》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浙闽会馆

 

浙闽会馆曾被济南市汽车工业公司贸易中心占用过

 

济南浙闽会馆

 

2007年,济南市投资300万元修缮浙闽会馆,后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

 

济南浙闽会馆

 

会馆内悬挂着一副有名的对联: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来游东国,两乡旧语话西湖。此联作者是曾任济南知府的福建人龚易图。

 

济南浙闽会馆

 

在历史遗存的保护中,规划原址保护浙闽会馆

 

济南浙闽会馆

 

2009年3月25日朋友约我来到这里参观

 

济南浙闽会馆

 

在欣赏书画作品的同时,又拍了几张浙闽会馆的照片。

 

济南浙闽会馆

 

我还是第一次到楼上来,上次来时楼上正在上课不好意思打扰。

 

济南浙闽会馆

 

这是楼上的教室

 

济南浙闽会馆

 济南浙闽会馆

 

会馆里有两幅壁画《浙江风光》、《闽南山海》

 

济南浙闽会馆

 

具报到,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的总体规划布局为:原址保留浙闽会馆、金家大院,结合原有街巷格局,整个片区规划形成两横四纵的步行路网格局,两条东西向步行轴线将解放阁广场和舜园文化广场连为一体。为了保护古城风貌和区内主要文物、历史遗存、古建筑,该片区绝大多数建筑高度将控制在6层以下,靠近解放阁一侧控制在2层以下,总体形成东南低、西北高的态势。

 

相关资料:(下载)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在济南为官经商的浙江福建籍人士出资,在宽后所街辟地修建浙闽会馆,作为浙江、福建旅鲁同乡会所在地。该会馆的著名对联——“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来游东国,两乡旧雨话西湖”便由当时的福建籍书法家、清同治年间济南知府龚易图所书。时隔130年,如今的浙闽会馆的“大门”已改到面向护城河的黑虎泉西路23号,开在宽后所街的原始正门门楼在20世纪50年代在意外失火中化为灰烬。由黑虎泉西路23号走进浙闽会馆,迎面便是大厅、门楼、过厅、戏楼和两廊等紧密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庞大的南方井庭式木结构建筑。戏楼为卷棚式,五架梁,上有木质透雕彩绘,二层上有东西回廊,两侧有楼梯和东西厢房。戏台宽6米,深约4米,共有圆柱50根,柱间有木棂,柱上有精细的五彩雀替透雕。据悉,解放后,浙闽会馆“身份”屡变,先是作为省第四招待所,后改为济南市殡仪馆,20世纪60年代又用作旧书库,70年代为工厂所用。

    1934年《济南大观》载:“浙闽旅鲁同乡会,主办人钱德沛。地点南马道”。会馆由一山门、二山门、戏台、中殿、后殿、后山门等组成。大门建在数级台阶高处,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卷棚式建筑,砖、木、石结构;前抱厦,单层飞檐,灰筒瓦覆顶,门两侧有木棂窗,内有抱厦柱4根。二门建筑形式与大门同,但内有16根圆柱,柱上方有五彩雀替透雕。二门内有戏厅(罩棚),下边为一大间,二层上有东西回廊,建筑形式与大门同,柱间有木棂,柱上有透雕。戏台宽6米、深约4米,为木结构,硬山顶,卷棚式,五架梁上有透雕彩绘;东西置包厢。戏台50根圆柱上均有精细雕刻。戏台后原有正厅、大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