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2007-09-04 19:54:12)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济南市区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在千佛山东南。因山上雕有巨佛,古时又称大佛山。明万历年间,济南知府平康裕在山上建巨大石柱,像橛子,俗称为“橛山”。又因像支笔,又雅称“文笔峰”或“文壁峰”。
  该山海拔460米,山势峭拔,巨石危立,涧谷萦回。秋日,满山丹树黄花,重阳节期间,历代文人常于此登高赏菊吟眺,被称作“佛山赏菊”,为旧时济南八景之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山峰北侧壁上,有一巨大佛龛,1924年落成,高约9米,中间券拱门,额书“大雄宝殿”四字,为清末御史、济南书法家张英麟手笔。
(从山下远距离拍摄)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龛内正面,有北宋景露年(1035年)依山始镌,翌年凿竣的佛像一尊。此佛像高7.8米,宽4米,雄伟壮观,法相庄严。因仅刻胸肩以上,俗称“大佛头”。佛像西侧石壁,刻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重修题记。东壁勒“大慈大悲”四个大字,亦为明人题书。佛龛外东侧石壁上,有北宋景氯觑钥痰姆叫蚊荛芨〉袼两座,体态玲珑,风格典雅。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龛向上,可达山巅,于上观景极佳。鳞次栉比的城市楼宇,透澈如镜的明湖,九曲蜿蜒的黄河,“齐烟九点”的秀姿,尽收眼底。
    (佛慧山双休日登山人较多,平常的日子人烟稀少,具报导有恶人在山路抢劫.故不敢一人登山拍照.以上两照系借用别人的作品.)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峰下深涧内,为开元寺遗址。该寺历史悠久。据《续修历城县志·金石三》载,寺址石壁上遗有“大隋皇帝”字样的残字。可知,隋朝时期佛家便涉足于此。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又建“佛慧寺”。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原有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宋代丁香数株。殿后北壁上,凿有上下石室多间。昔日,儒生多于此读书。现在只有这此断墙残壁了.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石壁西首有镇武洞,凿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邻洞下方依山雕龟像,蛇绕其颈,设计奇特,造型古朴。院周岩崖,雕凿唐代造像多尊。崖壁石隙中,山泉渗滴,名曰“长生泉”、“甘露泉”。夏日,这里绿荫覆盖,气温清凉,历代游客多来此消暑,试茶品茗。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历经沧桑,寺宇已倾圮,石雕佛像亦多残损不堪.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唯唐宋以来各代题刻尚较完整地留存于崖壁间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清泉漱玉,万木葱茏,景色依然清幽。开元寺西,密林深处石壁下,隐藏着一个天然石洞,名“卧云洞”。传为开元寺卧云和尚修炼之处。洞形上窄下宽,高约7米,深30米左右。内有题记,钟乳石奇异。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岩隙滴水叮咚,积为小潭,又沿洞底小溪潺流。洞口上端,缀以山花,垂以柔枝。洞穴四周,岩峭壁,林木交葛,深奥清幽。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这些佛象观音都是近几年新塑的,香火寥寥无几.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再见开元胜景,我希望早一天能恢复它的原貌.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走出开元胜景是新建的旅游路
 
佛慧山·开元寺遗址
 
山脚下的<鱼翅皇宫>大饭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药山寺
后一篇:千佛山(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