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北京:胡同,北京的标记

标签:
北京胡同摄影原创图片 |
分类: 光影风铃 |
北京的美,不光在于它是首都,是日益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更在于它的历史,它的沧桑。我赞叹它的红墙金瓦,皇家气派;钟情它的青屋灰脊,百姓风情。在胡同小巷里溜达溜达,在四合院的门前流连观赏,都感觉是走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书页里,是一份怀旧,是一番回味,也是一种享受。
砖塔胡同据说是西城区(也是北京市)最老的胡同,元朝就有了
大户人家的“大宅门”比这要豪华得多
这座关帝庙也是“古董”,不过只剩下这座门了,里面都是破旧的小房子
大都又矮又破,有的比一张单人床也大不了多少,竟还都有人住!
在这里,忽然想起从前一位与我们合伙办杂志的朋友。他就住在据说是北京最小的胡同——葱店胡同(大概只有六米多长)。逼仄的过道,巴掌大的房间,狭小的空间,昏暗的光线(只在后墙上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子)。我和同事进去后,一人坐在他那个睡觉办公两用的床边,另一人坐在他从床底下掏出的马扎上,而他只能站着和我们说话。当时我的惊诧是:天哪,这也是北京?!现如今,葱店胡同怕是早已被高楼大厦取代了。
现在好多的四合院都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新修的,但怎么看也不像胡同的本来面目,而这些破房子(还是楼呢,记得是在繁华的大栅栏一带拍的),有的要拆了,有的还住着人,小馆小店里生意也还不错。但无论怎样保护,它们都经不起岁月的风雨了 。估计现在也已经都拆了。

北京的胡同名称特别有意思,记得很早以前看到一本当时的北京电话簿,里面有好多胡同的电话号码。什么贾家胡同、帅府胡同、柏林寺胡同、金鱼胡同、雨儿胡同、井儿胡同、茶儿胡同、帽儿胡同、鸡爪胡同、花枝胡同、枣树胡同、果子胡同、扁担胡同、柴棒胡同、米市胡同;什么大羊宜宾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是大羊尾巴、小羊尾巴)、小拐棒胡同、小细管胡同;油坊胡同、酱坊胡同等等。比如上图“辟才胡同”,据阎崇年先生考证,它原来叫“劈(读三声)柴胡同”,慈禧太后的娘家原就住在这里。如今改叫“辟才胡同”了。我觉得,还是原来的名字好听。我当时就特别喜欢“阅读”这些胡同名称,因为它们每一个名字都像是一段故事。
红色指示牌上写的是“翠花胡同”。这条很普通的胡同,因改革开放之初北京第一家私人小饭馆“悦宾饭馆”开在这里而著名起来。
古老的胡同早已今非昔比
如果不是刻意地去保护,它们迟早都将被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筑所取代
时光飞逝
随着年龄的增长
俺也不可能像多年前这样悠闲地逛胡同了
机会少了,精力、体力也不行
所以,就在往日拍摄的照片里追忆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