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

我是在城隍庙九曲桥那里(瞎走瞎撞)看到了“豫园”的入口,就排队并在一位年轻人的帮助下买了张老年票(二十块)进来的。特别高兴!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豫园原是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已有四百六十余年历史。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以及多处知名景点。





可能不是旺季的缘故,园里游人不是很多
特别适合边游览边拍照
三穗堂

穿云龙墙
穿云龙墙位于点春堂西,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成鳞片。园中另外还有几处龙墙:大假山后有卧龙,和煦堂西有双龙戏珠,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各具特色。
这个地方好像叫“渐入佳境”
房顶上的雕塑都很精致

快楼
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

静观
环龙桥位于玉玲珑南,用青石建造,单孔拱形,式样古朴
大假山
用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由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堆砌,也是他仅存于世的作品。山高约14米,潘允端在《豫园记》中对大假山的评价是:“峻,颇惬观赏”。

著名的太湖石——玉玲珑
积玉水廊南连会景楼,北达涵碧楼,因廊旁一石“积玉峰”而得名。廊长达百米,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水廊。

元代铁狮
位于“渐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铸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识:“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内园建于1709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修复豫园时,把内园与豫园相连,成为园中之园。内园面积仅二亩一分八厘六毫,但十分精致,亭台花木,池沼木石,妥为修整,是保存较好的清代小园。

古戏台
古戏台建于十九世纪末,坐南朝北,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戏台7米见方,左右两边有栏干,台柱高约2米。台正面有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全部贴有金箔。戏台顶部的藻井呈穹隆状,上有二十二层圆圈和二十道弧线相交,四周二十八只金鸟展翅欲飞,中心是一面圆形明镜。戏台后部有六扇木屏门,门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图案。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手迹。戏台正对面的还云楼设贵宾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的明式红木靠椅和茶几,共有200个观众座位。戏台前的院落中,有一块特大金砖,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厂特意为古戏台烧制的,砖每边长123厘米,厚16厘米,重近一吨,堪称金砖之最。曲苑古戏台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环境典雅,古趣盎然。

闹市中竟有这样一处美丽的园林
游览豫园的感觉是:不虚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