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过南京:拜谒中山陵

标签:
南京中山陵摄影原创图片 |
分类: 走笔山水 |
匆匆过南京:拜谒中山陵

总想着去趟南京,这个念想在心里存了很久很久,却总是与机缘相错过,愿望始终没有达成。
总想着去趟南京,这个念想产生的基础并不仅仅在于对南京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自然风貌的喜欢与向往,而是心底里“少小离家老大了也难回”的总也抹不去的遗憾,恰似游子对故乡一辈子都放不下的牵念——南京是我的出生地。
原也计划着这两年去南京看看,却因为主客观(客观是主要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五月下旬,有机会与孩子们一起去趟上海,我提出,无论如何让我绕道(原本可以直飞上海)在南京停留一下,哪怕只是一两天。于是,改乘高铁,在京中转,我终于见到了梦中的南京!
南京有那么多那么多想要探访的地方,而我只有两天时间。孩子们给我计划了一下,挑三两处重点的、方便的转转,其他的,以后一定安排时间带我再来!重点的,那就首选中山陵吧。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
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高差约70米,平面距离700米。如从碑亭数起,迎面的这一段则有290级台阶。台阶分为8段,每段一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而392级的数字,则暗喻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进入室内祭拜是禁止拍照的,我这张图片是在外面且隔着一道栅栏拍摄的。用相机,关闭闪光灯(否则拍不清楚)。尽管如此,因为室内光线特别暗,拍出的片子几乎就是黑乎乎的背景上有一片白影子。后期处理时使劲儿提亮并加强对比度,反复调整了多次才得到现在的效果,还算满意吧。
墓室里是这样的
此图片选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祭堂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水泥密封。
中山陵免费开放后,由于游客实在太多,出于保护目的,墓室就关闭了,只在特殊时候开放。现在,去祭堂只能看到堂中的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而不能进入墓室拜谒。
心有遗憾,就从网上搜寻到了这张图片,就算是此行圆满吧。



前一篇:在高原盆地看海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