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的学校,除了正常学校教育外,还在校外,建立了海洋生物保护教育基地、农村生活体验基地、走进社区……我感觉:这些教育基地,有利于孩子接触社会、拓宽视野。
前几天,外孙又去了农村生活基地,实地体验、感受三天。孩子们,还没走呢?妈妈群里,就开了锅:不能去!不能去!在那儿,吃不好,睡不好,被蚊子咬、被虫子叮……
我问外孙:这些学生可以不去吗?他说:这算中学生的一门课程,如果不去,就不能升级、毕业。既然,非去不可,这些妈妈们,真是太短视、太溺爱!
那天清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宝宝背着睡袋、衣物……开门,就要出发了。我鼓励:锻炼、锻炼,挺好的!当年
长
征时,那个艰苦呀,有时一个碗,吃饭是它,洗脸是它、洗脚还是它。宝宝诙谐的说:你这个故事挺生动!然后,说:放心吧,我会活着回来的!仿佛一副壮士断腕的气势!哦,不愧是一米六二的小小男子汉!
三天后,外孙回来了,我们新奇的问这、问那;外孙有问有答。
教育基地在山区的农村,大巴行驶约二小时。到服务区时,孩子们纷纷涌进去,大肆购买零食。那里的老板可开心啦,大赚!
到基地的第一个晚上,男生睡野外的帐篷,女生睡屋里。第二天,男女生交换。结果大家都抢着睡野外,多么新鲜!我问外孙:在那里睡得怎样?他说:去年是夏天,夜晚青蛙大声鸣叫,睡不着;这次是太冷,也睡不着。但睡野外,还是新鲜、刺激。
这几天,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到山里砍竹子,然后,自己做筷子。带回来两根粗细不一的竹筷子。女儿问:老师不怕你们伤着手?外孙不屑的瞧瞧她,言外之意:你太小看人啦!是的,大人往往会低估孩子们。
还到山里去采茶,然后学着炒茶、品茶。吃农家饭。在山区,自然也去爬山。夜晚,孩子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不亦乐乎。
不过,这次外孙回来,没有去年那样的兴奋、激动了。去年,是自己滔滔不绝;今年是,问什么,答什么。也许,随着年龄,慢慢成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