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莫扎特到东方民谣——丰富诙谐的四手联弹钢琴音乐会

(2024-07-13 10:40:24)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娱乐

时尚

分类: 散文

    昨晚,欣赏了一场钢琴音乐会。我一向喜欢看戏:京剧、越剧、话剧、芭蕾……都十分喜爱。这座剧院,离家十分钟的路,我常去。最近,看到两位老外钢琴家音乐会的海报:四手联弹钢琴。有点犹豫:这么高端的音乐,我能欣赏吗?但,还是买了票。

 

     夜晚,走进剧场,发现大多是年轻的父母,带着十岁左右的小琴童。观众席上,约坐了一半的人。

 

     偌大的舞台,非常简单:一架黑色的钢琴,两张凳子。两个老外钢琴家健步走来,深深的一鞠躬。一个五十左右,是里斯本国立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另一个约四十岁,是他的高徒。从资料得知,他们从2007年开始,在欧洲演出,大受欢迎。目前,在中国巡演。

 

    没有主持人,两旁的字幕上打出:不允许拍照、录像。第一首: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琴盖上,放着大大的厚厚的乐谱,他们边弹,边翻动。我坐在第三排,全神贯注的欣赏着。四只灵动的手,快速的在琴键上翻飞。年龄大的,比较老沉,除了脸上闪动着愉悦,几乎很少肢体语言;而那个年轻的,不时晃动着一头油亮的卷发,刀刻般精致的脸上,眼睛亮闪闪的,整个身体跟随着节奏,起伏着。那样的投入,完全陶醉其中,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台下,鸦雀无声,观众们沉浸在迷人的音乐中。看来,这些爱好钢琴的小琴童们,音乐素养不低呀!

 

第二首:埃里克,萨蒂的,《游行》节选。

第三首,依然是他的,《上流的康康舞曲》……

 

     这些音乐,大多节奏快,情绪热烈。随着他们手指的迅速翻飞,也将愉悦传给我们。虽然,不能完全领会,还是感受到那份快乐。我想:音乐,不是文学,是没有文字可解读的。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其含义,只要能感受快乐、愉悦,就行。

 

     他们一首弹完,观众们热烈的鼓掌。一首,接着一首。然后,中场休息。两位钢琴家走下舞台。

 

      我 对钢琴是外行,想听听其他观众的看法。于是,看一位带着女孩的年轻妈妈,问:怎么样?她说:弹得很好!南通,今年有过几次钢琴会:有的是弹奏好莱坞电影中,大家熟知的歌曲,容易引起共鸣。有的,是为年轻人,比较流行的摇滚乐……今天,曲目基本是古典的、经典的,但又是比较快乐的。我说:看来两个钢琴家不容易。既要保持音乐的高雅品味,又要愉悦观众。十多年来,他们走出了自己的路!

 

    中场后,那个教授走上来鞠躬,然后,一个人弹起来。这时,仔细聆听,音色清晰了,我也渐入佳境。几首曲子后,又换上那个年轻的美男。年轻,就是不一样——感染力强,活力四射呀!台下观众,鸦雀无声。

 

     我想:这个音乐会的题目是《从莫扎特到东方民谣》,会演奏咱们的歌曲吗?果然,浏阳河,优美的旋律一起,观众立马鼓掌,动情的跟着节奏哼;眼眶有些湿润,心里的那个激动呀,难以言表!我不由想到:那年在拉斯维加斯,老外们忽然演奏咱们的国歌,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听到那熟悉的旋律,眼泪不由夺眶而出!为此,还写了文章呢。

 

     看来,这样的钢琴音乐会,是一种心灵的熏陶,人生的愉悦,以后不能放弃。



从莫扎特到东方民谣——丰富诙谐的四手联弹钢琴音乐会

从莫扎特到东方民谣——丰富诙谐的四手联弹钢琴音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