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听外孙说学校要进行一次下农村体验生活。于是,女儿忙着买睡袋、手电筒、驱蚊剂……这些每年学费二三十万的学生,大多家境比较富裕。这次去农村三天,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家长们的心,高高的悬着。
那天,一大早,外孙兴奋的起来了,早早的背着包
出发了。知道家长们时刻关注着,学校很配合,不时的发些照片在校园网:十三、四岁的孩子们,在农田里挖红薯、在树上摘木瓜、自己在草地上搭帐篷、听老农民讲故事……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星期五傍晚,外孙大包小包的回来了。开门一瞧:宝宝瘦了,黑了。我迫不及待的问:感觉怎么样?他笑道:非常享受!我在同学中,是最能干的。一脸的自豪,溢于言表。接着说:姥姥,你不要碰我,身上很脏。我说:赶紧洗澡,从头到脚,洗干净!
等洗澡出来,我说:头发要不要吹干?不要,让他自然干;自然干,舒服。宝宝还真有些变化呢。我问:吃饭,怎么样?他说:比学校吃得好!我试探性的问:那如果让你再住几天,如何?他不假思索的说:可以再住三天!但是有些学生,再也不想去了。姥姥,今天一下大巴,有十个同学约着一起去吃海底捞。我说:你不去?我不想去。看来,对那里的伙食还是比较适应的。家里越是娇贵的,在农村越不适应。
晚上,几点睡?外孙说:十一点就睡了。两个人一个帐篷,有的学生喜欢聊天,睡得很晚。早上,七点就醒了,外面哇哇的虫叫,声音很响很响。我说:是鸟叫吧?他用手做个大喇叭状:不是,是虫叫。我知道了,那应该是蛙声一片。这些农村的情景,他哪里体验过?!
我问:晚上,有没有蚊子?他说:有,被蚊子咬得很痒;被蚂蚁盯了,又很疼。
虽然如此,他还是很兴奋说着:那个村子,原来二百多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现在只有二十多个老人。她们种田,养鸡。我问:有没有养鱼潭?宝宝说:那儿的环境,前几年被一些人想发财的人来开放,环境被破坏了,现在没法养鱼了。这些农民,现在住的是泥砖墙,顶上面覆盖着草,加上瓷瓦。终于,让宝宝见识了一回农村。
经过一番交谈,我终于弄明白了。是学校与公司的合作,在那儿建的基地:弄一大块草地,能搭建几十个帐篷,让七八十个中学生野营。再建一点房子,让学生吃饭,室内活动的场所。
这个学校,每个学生必须在农村锻炼一下,否则,不能毕业——这是必修课。我感觉,挺好的。这些孩子,平常过于娇惯,让她们见识,体验一下农村的艰苦,很有必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