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客耕耘了十多年,结识了不少有才华的朋友。在微博中,遇到了海若老师,他是医学博导。去年春天,我读了他的自传,获益匪浅,感动之余,写了书评;更多的是读他微博中的一些医学保健的文章,对日常的自我调养,有了新的认识。
在一次大学同学聚会的发言中,他挺风趣的说:幸福的晚年哪里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人为地制造快乐。比如,户外活动及旅游,体育运动,唱歌、跳舞、听音乐,欣赏书画,读有趣的书,听好玩儿的段子、笑话……
做这些活动时,要有好同伴。他是谁?是那个能让自己快乐的人!比如至爱亲朋、自己的粉丝(或互粉)。
海若老师的这段话中,提到粉丝,或互粉。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对咱们写博客或微博的人,太熟悉了。
你瞧,咱们每一个写微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少粉丝或互粉。我觉得,这个现象可分为两类:一是粉丝,就是喜欢我们的人,她们可以是默默的阅读咱们的微博,一般是潜水——不发声。
前几年,我女儿在硅谷时,每次去,我都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点点滴滴的,写成系列文章。我家离市图书馆十分钟的路,常常去。一天,我推着宝宝,刚进大门,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忽然兴奋的说:你是思言,我喜欢你的文章,佩服你的勇气!哦,我非常惊讶:在异国他乡,居然遇到我的粉丝。于是,我们来到外面的空地,快乐的聊了很久。
又一次,我去硅谷的中心城市——圣何塞,在大街上,又一次被人认出:你是思言!我经常读你的博客。我一瞧,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在异国他乡,遇到自己的粉丝,心里的那个激动,那个兴奋,难得的体验了一番被人仰慕的感觉。
不过,这两个都是默默的潜水的粉丝,平常不点评,不露脸。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明星们,为什么那么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他们被千千万万的粉丝,欢呼着、雀跃着,那个兴奋、快乐的劲儿呀!
可以说,每一个写微博的人都有粉丝或互粉。当然,普通人有别于明星们,咱们的粉丝,依靠自己努力而来:需要终身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正如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以此,来吸引粉丝。
在微博中,除了默默的粉丝,还有就是海若老师说的,互粉:互相点评的那种。如何对待互粉。我想,咱们得以诚换诚:真诚的对待别人,热情、鼓励性的点评,给别人带来温暖、激励。这样,大家互相快乐,互相慰藉。尤其在晚年,在这块养老的后花园,从中获得快乐!
当然,最好是灵魂的默契,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