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地铁,走过一段参天大树覆盖的林荫道,深圳大名鼎鼎的何香凝美术馆,就展现在眼前:它是一座灰白色的二层小楼,朴实、淡雅。今天展示的主题:一、韩家英的设计辞典,二、蔡楚生的艺术人生。
我感兴趣的,自然是蔡楚生的艺术人生。他作为著名导演,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南海潮》……咱们耳熟能详。一个小小的电影院,吸引了我,荧幕上正放映《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熟悉的演员,熟悉的音乐,熟悉的画面……十多张小椅子散落其间,窗外的绿荫隐映在玻璃窗格上。多么温馨、多么诗意!
展厅里,收集了这位大导演演艺生涯的文字与图片。一张珍贵的蔡楚生手写的履历表上,清楚的写着,文化程度:读过三、四年私塾。让我知道了,他八九岁下田务农,然后,因家境贫寒,外出谋生:他在电影场打工、跑龙套……在苦难的生活中,刻苦自学而功成名就!
我脑海中浮现出著名作家张恨水,他俩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我更是感慨:从小的磨难虽是不幸,但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正因为磨难,人生之不易。强烈的改变命运、出人头地的愿望,才迫使他们发奋拼搏,成为令人仰慕的大师!天赋是必须的,后天的拼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是否成才,并不在于你是硕士、博士,学历的高低,而在于你的真才实学!
这个美术馆,分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展厅:有的用图文介绍他的生平事迹、有的放映他导演的电影、有的在图文旁,摆放着一些桌椅,让游客休闲、交流……最为珍贵的是,那些带着厚重历史的原始文字与图片。让游客们,在重温他艺术人生的同时,有了更多对人生的感悟。
一张夏衍写于一九八八年七月的蔡楚生的简历,吸引了我。于是,驻足细瞧:因家贫失学,年十二,出为徒工,艰苦自学……文革事起,楚生惨遭磨难,死非天年(享年六十六岁)。看到此,心里沉甸甸的:想起了作家老舍、咱们南通籍的电影演员赵丹……都遭同样的厄运!
最后,来到一个宽敞的大厅,洁白的何香凝雕塑,慈祥的端坐中央。哦,我明白了:这个美术馆,以何香凝为依托,不断的展示各个艺术家、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以后,可常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