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故事(一)

标签:
育儿深圳 |
分类: 随笔 |
这些天,我正在阅读简易的英语小说《邦蒂斯号暴动》。它生动的描绘了二百年前,英国人艰难的航海生涯。昨天下午,上四年级的宝宝放学回来,我指着这本书,用英语对他说:你先读一页,然后,说说它的意思。英语阅读,对他真可谓小菜一碟。但要用中文表达,那就是另一码事了,从他嘴里艰难的蹦出了:他们、十二月……几个中文。自信、倔强的他,这样的尴尬,何以忍受?!为了维护自尊,他直率而讥讽的说:你不会说英语!那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我,依然牛气实足——仿佛击中了我的软肋。我温和的、慢慢的用英语说:我生活在中国,不会说英语,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不会说中文,在中国你将非常困难!
那双水灵灵的眼睛不停的闪动着,小脑袋瓜飞快的运转——寻找着自救的办法。一会儿,宝宝对我说:这样,我教你英语,你教我中文。OK,这样的结果,让我开怀!这对于他,也是一个维护自尊又解决难题的好办法。我高兴的用英语说:你是我的英语老师,我是你的中文老师。然后,我们相视而笑。
这,确实是一个互相学习、提高,共同进步的好办法;也为我与宝宝提供了融洽相处的契机。人世间,互补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人际关系:因双方在某些方面有求于对方,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概率,自然会小一些。
我以前学的几乎是哑巴英语,阅读还马马虎虎,英语的听、说的能力非常差;而宝宝则相反,简单的日常生活的中文听说,还能凑合;但中文的读与写,几乎是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