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越近心离得越远吗?

(2007-07-09 08:33:34)
标签:

爱情

家庭

婚姻

两性

生活

分类: 情感
 

身体越近心离得越远吗?

    晓兰结婚时间不长,经常和丈夫闹矛盾。三年了,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搞得两个人精神非常疲惫,前段日子差点离婚。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婚没离成勉强维持着。晓兰说:“当初我们是那么的相爱,怎么走到了一起就变了。说实话,我们闹矛盾也不为什么,就是他看我不顺眼,我看他腻歪,没事也要专门找点事。也知道这么下去,肯定没有好结果,可事到临头还是控制不住。”最近晓兰的丈夫到外地学习半年,两个人的关系突然好了不少,朋友们关心晓兰,问她是不是两个人和好如初了。晓兰先是咯咯笑个不停,之后回答“天天腻在一起,不断发生矛盾,现在一分开,过去那些好又想起来了,还真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就是好冲动的人吧,他学习回来,天天在一起时也许又要开仗了。”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本来两个人好的一个人似的,两颗心好像交融在一起,似乎一刻也不能分开。结婚后,天天在一起过日子,身体融合了,两颗心却离得越来越远了。有统计表明,现在一些大城市,三年离婚率达五分之一,五年离婚率达三分之一,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啊!

    现在的婚姻关系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过去是以男人为核心,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家人围着一个人团团转。现在女性的地位空前提高,特别是职业女性,经济收入不比男人少,要求平等民主自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就由传统的一个核心变为了两个独立的人一起生活,形成了多边共存。女人再也不是事事听男人的,把自己的看法压在心里的家庭主妇。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观念相佐,产生矛盾不可避免。针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提出了在夫妇中人为制造距离的主张,也得到了某些人的响应。一些星期日夫妻,婚内单身,各处一室等等现象应运而生。

    心理学家对这种想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正方观点 “若即若离”给婚姻保鲜。可以为婚姻生活注入“保鲜剂”,改善婚姻质量。恋爱时,双方或多或少都会向对方隐瞒或克制着自己的缺点,而尽量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当爱情进入到婚姻阶段,恋爱期间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以前的种种缺点也会暴露无遗,婚姻的现实和沉重冲淡了爱情的抽象和美好。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夫妻俩都不再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对方,对对方不再感到新奇,厌倦感油然而生,突然有了一种“窒息”的感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才能让彼此保存一份对对方的好奇,在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中保持一点期待和神秘。

    反方观点 夫妻相伴最美满 。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表达爱情的方式,而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时尚”藉口,是一种软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作为夫妻双方,对对方、对家庭、对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而推卸这些责任,这是不可取的。距离确实能产生美,可以减少夫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可以产生“小别胜新婚”的激情,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然是夫妻,还是厮守在一起、过着长相依的生活为好。夫妻平时除把本职工作做好外,还应多花些心思来关心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情。

   毋庸置疑,大家都承认,夫妻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成反比,身体近了,两颗心好像离的远了。说两颗心离的远了,不是指物理距离,空间距离当然是近了。我们这里说的心与心的距离是指两个人的观念、观点的距离。其实,我认为,是夫妻不断分分合合,是用一种矛盾掩盖另一种矛盾。由于身体的距离,产生了强大的互相吸引力,将彼此间的不同观念暂时掩盖了起来。换句话说,是用彼此对对方的欲望,掩盖了思想上的分歧。也许,在分分合合中,能够较好的实现彼此间的磨合,是一种夫妻间磨合的软着陆,对一些人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身体的距离和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只是由于身体距离缩短带来的是心灵的短兵相接,使本来客观存在的不同观念,集中爆发出来。我认为:两个人之间的问题,需要坐下来,通过真诚的交流,达成统一更好些。

严新宇的个人储藏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