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家庭 |
爱是这样产生的
当你打算和一个人共同生活、白头偕老的时候,用五、六年的时间来做巨大而又必需的考察大概不算长……。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样。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不仅应该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且也应该成为他的同志,他的谋划人,不仅要相信而且要相敬。因为其中包括我的全部精神生活。不然的话,婚姻只不过是庸俗的契约,生锈的锁链,互相的折磨。
每个人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我知道这样说,会有人骂我。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也就这样说了。
常听现在的年轻人说,爱是无条件、不讲代价;爱就是为了奉献,为了付出,只要对方高兴你就会高兴;爱是一种震撼,一种心动,是心与心擦出的火花。这样说无疑是浪漫的,天底下可能有这样的爱,只能是凤毛麟角,绝对少之又少。
有人说,造物主制造人的时候,各方面都相同的人都制造了两个,区别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一半,还有另一半同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造物主期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共同体。
造物主的想法是好的,只是由于造的人太多,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都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这就注定世界上要出现很多悲剧。为减少悲剧发生,造物主又发明了教育,使没有找到另一半的人及时受到教育,端正心态,认同命运。这样,人们又增加了不少忍耐力。
实际上,我们每天在茫茫人海中生活,看到人们都能坦然面对,微笑着走过来走过去,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正经受着痛苦的煎熬,仅仅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草率地认为这都是些幸福的人而已。
可能你不会相信,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例。生产队的时候,很多农民生活的都很艰辛,不少人家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一般人家在冬闲季节吃两顿饭,为了节省,这两顿饭一般也要定量。
红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由于家里没有壮劳力,生活得相当艰辛,红就盼着那一天能吃顿饱饭,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很大的奢望。红上高中的时候,中午带一顿饭在学校吃,由于家里困难,早晨不做饭,她一般不带午饭。每到午饭的时候,红就跑到街上去,等上课的时候再回来,有人问上,就说到亲戚家去了。和红同村的一个同学知道红没有带饭,知道她肯定没吃午饭,碍于红的面子,从不捅破这层窗户纸。
后来,红的这个同学辍学了,到生产队翻洪压沙(把好土翻上来,把沙土压下去)工地去干活,每天中午可以分到六个窝窝头,这名同学吃四个,剩下两个趁人们休息时跑到学校来,悄悄送给红。就为了这,红对这个同学另眼相看,觉得一辈子也还不清这个同学的良心债。她就在这忐忑不安中度过了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