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
社会上倡导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已经多年了,这些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过渡干涉子女婚姻的人越来越少,只要子女认为好,家长一般给些忠告,就是实在不同意,做做工作不行多数家长也就不说什么了。
可悲的是,当一些人走进婚姻,才不断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家长的。而这时候,往往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了。我们当中的不少年轻人,就是在一次次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近年来,受一些西方开放自由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把婚姻大事看成一辈子的大事,声称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一时拥有。在这样一种过度自由化的思潮影响下,不少年轻人生活随意性很大,一夜清、闪婚、试婚等等新名词不断冒出来。有些人到现在还对此津津乐道,很少或完全没有看到其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个人问题。
封建婚姻固然不好,确实很多人成为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但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坏的一面,必然也有好的一面。那种完全唾弃的做法并不一定是最佳的。
笔者认为,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习惯不一定会有什么不好,相反有可能是使婚姻走向完美的一条路经。
比如:门风相对做亲家,什么篱笆什么门,什么人找什么人,这种民间总结的婚姻模式,有一定的封建残渣,对现代婚姻起着桎酷作用,应该适当给与扬弃。但是,因此说这样的话完全没有道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激。
我认识这样一对青年人。
女孩小李出身干部家庭,是个独生女,从小在父母宠爱下长大,亲朋好友们说,这个孩子被家长宠坏了,从来都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她大专毕业后分到一个乡里当计生四术员。小张出生在农村,后来当兵转业到小李这个乡当民政助理员,小张在家里行大,家里的什么事情都要同他商量,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
小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主见,在家里一切生活靠父母,到单位因为有父母的关系,各方面对她都很照顾,乡里的很多人对她呵护有加。小张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时间不长,已经是乡里的骨干。巧的是,他们在中心工作中经常分到一个组,小张对小李的照顾自不必说。时间一长,两个人有了感情。当两个人向家长提及时,没想到双方家长一致反对。
小张家里人说,我们的家庭条件不如小李,生活习惯又不相同,你们结婚后她能适应我们的生活习惯吗?小张这时正被爱情冲昏着头,谁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他觉得人是会变的,只要对她好,慢慢的她就会适应我们的生活习惯。至于娇气,那是家庭造成的,只要环境改了,逐渐她就会变过来。
小李家里人说,你从小在城里长大,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能和小张一大家子人搞好关系吗?小李觉得,小张聪明精干,不会让自己受到委屈。她不相信小张会让他受到委屈。
小张和小李结婚了,因为离小张家近,婚后住在小张家里。每天婆婆做熟饭至少两次来叫小李才去吃。时间久了,街坊邻居议论纷纷,议论小张娶了个姑奶奶。小李的婆婆听到后,心里很不痛快,着实将小张说了一顿。小张和声细语的做小李思想工作,小李认为小张小题大做,根本听不进去。这样磕磕绊绊过了两三年,小张感到左右为难,特别是对小李产生了不满。他们开始经常吵嘴。一段时间,他们还差点离婚。
小张对朋友说,改变一个人很难,当初想得太简单了,才有了今天的下场。
小李对朋友说,农村人真是不可理喻。我的同学们嫁给城里人哪个不是被公公、婆婆、老公惯着,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看来小张和小李都后悔了。
一个人受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影响很大,两个有着差异很大家庭出身的人结合在一起,思维方式和个人习性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调和,产生矛盾不可避免。若不能互相迁就,分道扬镳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