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征文]:见证小城的变迁
文/雨落新生
二十多年前,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我被分配到这个陌生的小城。从小生活在偏僻农村的我没有感到这里的落后。
现在小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刚分配工作后来看过我一次的同学对小城的评价。其实,一直生活在小城,目睹小城一点一滴的变化,不是同学说,还真没有这样的感受。回顾小城变迁的历史,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小城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每年每月每天从不间断的变化着。
刚来时,小城不大,也就有一个多平方公里,一条环城路围成一个口字,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如果从空中俯视,就像口上放了个十字,人们的生活也像这简单的几何图形一样简单而明快,人们更多的是欢声笑语。那时小城里有两家影剧院、一家文化馆、一家文化宫、一家图书馆,一年四季总有年轻人到这些文化娱乐设施里转悠,大街上一群群的男男女女缓缓的走着笑着,看到的听到的除了快乐还是快乐,好像人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忧愁。
那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浪漫,孩子大了找对象,多是问孩子老实吗,如果是小伙子,介绍人说,老实不爱说话,说话就脸红,像个大闺女似的,女方家长就同意八九成了;如果是女孩,说除了上班一般不出门,在家里做些手工,男方家长还没见人就高兴得不得了。
小城真的变了,变得几年不来小城的人感到陌生,变得离乡不久的游子感到吃惊,变得生活在小城的人回忆起来感慨颇多。
是啊,中国在变,小城也在变,小城的变化就是中国变化的缩影。
现在的小城,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二十多平方公里,是二十多年前的二十倍。形成了工商运建服五业齐全、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城内主干公路达到五纵五横,小街小巷都进行了硬化,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低矮潮湿的平房被错落有致的各式楼房所取代,公路两侧布满了商业网点,人们再也不用为购物去排队。
大街上行人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偶尔看到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再也看不到懒懒散散成群结队边走边闲聊的嘻嘻哈哈的人们。小城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小城还在继续变化着,再过一些年,小城又会变成一个新的面孔。
爱做梦的人们,或许已经在梦中见识了小城的变化。我敢说,我们梦里见到的小城肯定赶不上将来小城的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