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医养医”是架在老百姓头上的又一把刀

(2006-10-22 12:12:41)
分类: 杂谈
“以医养医”是架在老百姓头上的又一把刀!

    一个时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许多老百姓有病不敢进医院被炒得沸沸扬扬,专家学者开出了各种各样的治理药方,主流观点是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的医疗模式。笔者智商不高,实在看不懂专家学者们的雄才大略,斗胆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 

    本人属于生活在底层的小小老百姓,不知道看病难、看病贵的根子在哪里,因为手里的钱少,一般有了病不去医院,自己从书上找找或到药店问一下该吃什么药,便买些回来用了,有多少老百姓像我这样说不清楚,从网上和报纸上看到好像有百分之四、五十之多。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过这样一个公式:
    a=b+c
    当a不变时,c的变化,只能带来b的相应变化。

    现在我们把医院的总费用看作a,医疗技术看作b,药费看作c。这时候,我们知道,如果医院的总费用a不下降,药费c的下降,只能带来医疗技术b的上升。这也正是专家学者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现在的情况是,医院的总费用不可能降低,药费降低后医疗技术收费必然上升。

    当然,还有难以治理的回扣可能因此消除,是不是要转移到其他方面最后转嫁到病人身上不得而知。

    问题是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这样的目的真能达到吗?

   毋庸置疑,现在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有病不敢进医院,关键在总医疗费用上。得了感冒动则就得上千元的费用,不知道里边包含多少药费。到药店买点感冒药,也就几元钱,能降到这种程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有钱人有并肯定到医院,没钱人费用高肯定不少人就不去医院。

    乡镇卫生院能够正常开展业务的不多,有不少医院连医生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医疗技术收费再提高,老百姓是不敢去了还是抢着去是不言而喻的。

    我想,我们的专家学者是从自身的感受中得出结论的,他们都不是普通群众,更不是弱势群体,当然就不清楚老百姓为什么有病不去医院,只是感性的认为老百姓嫌药费贵。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关键在总医疗支出上。

    现在到医院看病,动不动就让病人做全面检查,开大方,开贵药,有时甚至不管是不是需要,只以赚钱为目的。这也难为医生们了,因为他们也是人,也要生存。

    药费贵实行招标采购没解决得了,实行多次降价也没解决得了。改变以药养医降低药费笔者同样持怀疑态度,医院会搞医药专供也说不定,医院的药药店没有你还有什么办法。

    改变以药养医的思路是好的,动机也是好的,期望一次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让老百姓有病都能到医院及时治疗,未免显得有些幼稚。

    提高医疗技术收费,结果很可能是给了医院剌老百姓肉的又一把刀。这是专家学者和老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笔者实在不希望不幸言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