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富和小富,进城的目的相同,都是奔着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的要求已经大大不同。老富的要求很简单:赚钱养家;小富则对生活质量、交际空间、娱乐方式有了更高追求。老富和小富之间的变化印证了专家的观点:目前我国的农民工队伍正在悄然进行着代际转换。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去年底我国常年进城务工人员人数约达1.4亿,占全国9亿农民的15.5%。在这支队伍里,像小富一样离开校园直接加入打工行列的人越来越多,接近一半的人年龄在25岁以下。与其父辈相比,他们进城的诉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挣钱养家”。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工希望能在城市就业生活,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能有更多的文化享受,能与城市主流建立起沟通渠道。他们的公平意识、维权意识在增强,对于工伤、医疗、养老的保障需求也更高。更有部分年轻农民工不满足打工,打算积累经验后自行创业。
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队伍出现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可贵的进步,但面对这样的变化,企业管理和公共政策等应当如何做出及时反应,如何做出适当的调整,还需要积极思考。
当年轻农民工不再是简单的“挣钱养家”,而是要求更多的闲暇时间、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时,企业管理方式该如何适应?最直接的就是,那些动辄以“扣工资”、“开除”相威逼、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亟待改变。
应当承认,近几年各级政府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劳动合同签订率仍然不高,企业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况仍然存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还很不健全。老问题遇到新情况,公共政策该如何调整?最重要的,需要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等能从农民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农民工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解决他们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前一篇:部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