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百度发布了Q4及2010年全年财报。2010年,百度总营收为79.15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78%,而净利润则更增长了137.4%。这个数字非常漂亮。不过这次财报中最亮眼的数据其实来自百度旗下的独立视频网站奇艺——到2010年12月,上线8个月的奇艺UV突破1亿。
我们可以将这个发展称为“奇艺速度”。因为,不管是优酷还是土豆,他们完成同样的数据指标,都至少花费了3年以上,奇艺只用了8个月。作为业界观察者,“奇艺速度”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内因在推动?我试图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第一,奇艺赶上了中国视频市场增长的高峰期。这叫“天时”,在“高速公路”上跑,肯定与“乡村马路”上跑,速度是不一样的。中国视频市场在2005年开始启动,到最近两年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0-200%。奇艺作为“中国Hulu”,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第二,对版权采购的投入和重视。放弃了UGC的奇艺,其内容全部来自于正版采购,这对其运营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过去几个月时间,奇艺很好的平衡了采购的投入产出,重点购入的是首播剧,在长视频方面的表现取得了巨大成绩。
在这次财报的分析师会议上,李彦宏也表示,奇艺有特殊的地位,其设计更适合高质量、长时间、获得授权的内容的播放,这与优酷和土豆有所区别。而在此前,来自艾瑞和易观国际的数据都证实,奇艺在长视频表现方面已位居国内视频网站之首。
第三,百度在流量上的贡献。从诞生之初,奇艺CEO龚宇就毫不讳言百度对奇艺的支撑作用。对这个问题,我如此看待: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对于百度平台来说,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搜索结果是其使命,如果奇艺确实能提供比其他平台更好的视频内容和体验,那么百度对奇艺的流量帮助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第四,在用户体验上的不断突破。我注意到周围的朋友,或者网络上网民的讨论中,大家对奇艺网的普遍评价是“没啥广告”、“清爽”、“体验好”、“画质好”,可见奇艺在用户体验上的优势已经深入人心。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细节做到了极致,大家可以上奇艺去感受一下就可有深刻的体会。
第五,多终端的布局。我经常用iPad和iPhone来观看视频,对比之下,奇艺在体验和内容上都要优于同行。2010年10月,有数据称,奇艺iPad的独立用户数已超26万人,稳居视频网站相关应用首位。最近有消息称奇艺在研发PC平台的客户端,显然,奇艺期望给用户带来多终端无缝的视频观看体验。
在中国视频行业的后上市时代,奇艺正在扮演最大黑马的角色。在本次财报后的分析师会议中,李彦宏透露未来会考虑让奇艺独立上市,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和势头,再加上其资本方特点和“中国Hulu”的概念,相信IPO只是时间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