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包容的英特尔如何创新?
文/小刀马

当英特尔CEO欧德宁访华在北大演讲的时候,遭到了抗议者的示威。此举被人们看作英特尔老板来华的一个花絮。英特尔在市场的强势也传染给这位CEO,当欧德宁被问及英特尔是否涉及垄断时欧德宁说,英特尔没有垄断,英特尔和很多公司在进行竞争。“但我们的竞争对手一旦赶不上我们就会说我们垄断。”言外之意,面对垄断英特尔觉得自己是受冤枉的,是被“竞争对手”摆了一道,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真的是竞争对手竞争不过英特尔就拿垄断说事吗?
其实欧德宁错估了竞争对手的能量,那一个竞争对手可以左右全球的反垄断调查?寡头时代的英特尔又如何能够逃避人们指责其垄断的口舌?欧盟委员对英特尔垄断的调查一直不断。欧盟委员会曾对英特尔正式提起反垄断指控。欧盟委员会认为英特尔有三项违规行为。第一,英特尔向厂商提供折扣,让厂商全部购买英特尔的处理器。第二,英特尔付钱引诱厂商推迟或者取消采用AMD芯片产品。第三,英特尔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政府和教育机构等战略性客户提供处理器芯片。此外,在欧盟遭遇反垄断诉讼外,英特尔在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也早已遭受反垄断指控;在美国本土,英特尔也面临纽约州和特拉华州的反垄断调查。
难道这都是竞争对手的“诬告”?我们知道反垄断法关注的焦点是垄断行为而非一个竞争者是否处于垄断地位。如果一个竞争者通过市场竞争逐渐壮大成为某个市场的垄断者,不但不会受到反垄断法的制裁,反而突出了反垄断法的作用,即通过维护竞争机制促使竞争者做大做强。只有当竞争者实施了反垄断法所明确规定的垄断行为时,反垄断法才对其予以禁止和惩戒。在芯片市场我们知道英特尔一直是一股独大,不过随着AMD的参与竞争,市场的天平不再是固有的一头沉,因为有了竞争者出现,英特尔开始寻找各种手段来压制对手。事实上,有竞争对手出现是符合自由竞争,自由市场,自由企业的本意,这也是任何市场经济保持持续不衰的法宝,英特尔作为市场的强者,本不应该害怕竞争而攻击对手,更应该拿出自己老大的本色,不断地推陈出新。
对于AMD来说,无疑目前还不是英特尔的对手,不过,我们看到正因为有AMD的出现,才给市场带来一抹清风,让我们能享受到竞争带来的益处。没有AMD,那么就没有64位的快速上马,自然也没有双核和多核的快速推进,更主要的是芯片的价格也不会如此的“平易近人”,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当初即使一颗赛扬也是高不可攀的价格吧?如今的AMD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变革,目的也是能够和英特尔在更大的范围内竞争。有人指责AMD的“Fusion(融合)”战略不过是收购ATi之后的一种无奈之举,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虽然,目前显卡市场(包括独立和集成显卡)的份额上,AMD在集成和独立显卡市场均不敌英特尔和NV。但我们看到,暂时的落后并不意味永久的落后,如果按照这个理论,64位本应该是英特尔率先推出才对,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坚持创新是赢得胜利的法宝,如果认为AMD分拆工厂就是为了还债,那么任何的创新和资本的运作也都是为了摆脱自己的窘境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举措,但并不是借助垄断来压制对手。在这一点上,很多公司都比英特尔做的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