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IT/科技 |
中国IT制造的崛起从仿造开始?
也有一些国际分析人士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魅族MiniOne克隆苹果iPhone的某些基本特征是不争的事实,但是,MiniOne代表了中国科技克隆的最先进水平,即不仅为降低成本而抄袭西方制造商的设计,而且在抄袭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新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都超过了被抄袭的产品。这也是我们想要探讨的地方。众所周知,从IT产业发展来看,无论是仿造还是“克隆”都是在一定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产物。当初,日本人在二战后对西方产品进行大量廉价的仿造,在30年之内,日本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现在没有人指责丰田汽车是通用汽车的假冒伪劣产品。
中国的IT制造已经走过了多年,我们应该从这种最低级的仿造中走出来,要知道仿造和“克隆”并不能成就一个IT制造大国,没有创新,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那么就会一直受困于知识产权的指责和诟病。我们应该在学习西方发达技术的同时,更应该想想如何在吸收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知道,联想当初收购IBM PC的时候,并不被看好,认为是蚂蚁吞大象,不过联想很好地整合了IBM PC。当初,人们觉得联想会借助IBM的品牌优势大做文章,起码会在最大限度内延伸IBM品牌带来的影响力。但事实证明,联想很聪明地在最短时间内跨越了这种障碍,Lenovo品牌的宣传和及早切入市场,使其逐渐被世人所接受。虽然目前联想还无法憾倒惠普和戴尔的市场地位,但市场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强。
再比如说百度和中国的网游市场,百度的成功让我们看到Google的诸多影子,但百度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推出了自己的东西,以一种中文文化底蕴始终站在国内搜索的霸主宝座,虽然谷歌在中国落地,但依然无法撼动百度的位置。而国内众多网络游戏公司的起步很多都是模仿韩国和欧美游戏和经营模式,但最终还是依托我们自己的技术和理念来改变过去的模仿,毕竟,模仿并不能真正带领企业走出自己的路,如果一味地模仿的话,恐怕也就没有盛大、网易和九城在网游市场的成功了。
仿造只能给企业带来暂时的利益,而急功近利的背后是对整个产业的伤害。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很容易授人以柄,只要我们的产品想更进一步的时候,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洗礼之后,我们应该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市场规律是每一个想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而过多地仿造只能使市场和整个产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我国的碟机市场整体遭遇其实已经让我们看到这种警示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