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译莎翁十四行诗第129首及谈其他

(2016-12-29 21:50:15)
标签:

莎士比亚

翻译

十四行诗

分类: 读书·文化

                    试译莎翁十四行诗第129首及谈其他

    笔者一直想试译莎翁的十四行诗,却又犹豫不决,不知该选择哪首才是。近日读美国学者A•杰弗逊的《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 ,其书谈及罗曼雅各•布逊的“语言学的诗学”时,引用了他对莎翁十四行诗第129首的解析(主要言及前七行诗与后七行诗成相互对立的关系等),再次被整齐有致的音节、严谨和谐的格律所倾倒,激起了沉睡的欲望,遂决定斗胆一试。

    在行文过程中从知网搜得华中科大蒋坚霞教授的相应论文 ,蒋教授对辜正坤先生的翻译的该诗颇有微词,称辜先生常对二元韵的英诗,采取一韵律到底的翻译,有悖于原诗的韵律。提出“一个汉字译一个英语音节”的意见,并亲自示范。 辜正坤先生的译本坊间赞誉有加,笔者亦曾拜读,总觉得:参差不齐的诗句悖于整齐的音步音节,失于信;时常出现东方文化彩色很浓郁的诗句,失于达。更不敢苟同于辜先生所言“莎士比亚原诗的韵脚音美是根本无法翻译的”及(中国读者)“难以从英诗的二元韵式中得到美感“之论断。辜先生所论未免有武断之嫌,若不恪守格律,岂不是写了随便写了十四行就可以称之为十四行诗?此前,梁实秋先生亦如是,认为用中文无法移植五音步的素体韵文,于是将莎翁的诗题戏剧,翻译为散文体。孙大雨先生不同意此意见并在课堂上与之辩论,并付诸实践,后以汉语音组对应莎剧原文的抑扬格五音步,翻译了莎翁的经典 。

     再思索蒋坚霞教授的观点,则有矫枉过正之嫌(蒋教授只是翻译了其中一首,若是翻译全集154篇,我不知道他是否能贯彻到底)。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语系,汉语不存在多音节汉字(两个字组合成的合成字除外)。英语的一个单词,汉语市场无法以一个对应的字翻译,再则英语没有量词,汉语翻译中则不可避免。笔者认为应避免出现数据明显的参差,而非追求字数的整齐划一。

   叙述至此,我们有必要对比一下二位先生的译文,以免空谈。

 http://s3/mw690/001n66qAzy77zH3Mzw6e2&690


辜先生一韵到底的做派显露无疑(除第九句外,不知道辜先生如何想的)。再观译文,第一行的“浪子风流”与第五行的“云雨乐”及“意趣休”完全的中式语境,刻意追求雅。而蒋先生貌似一边凑齐了十个字,一边又貌似恪守韵律,不逾矩。实则依然有所出入(不知为何不讲严丝合缝的态度贯彻始终,搞一个样板出来)。该诗系每行五音步十音节,韵脚为BABA、CDCD 、EFEF 、GG,属双形体即交韵(PS:与汉语律诗一个韵部,偶数句押韵不同;莎翁的十四行诗由三节四行诗与一节二行诗组成,全篇有七个韵部,没节奇数句与偶数句交错押韵,最后两句对偶)。蒋译第一句与第三句、第五句与第七句并非同一韵脚,严格意义上讲,末尾两行的u与ü亦非同一韵部,虽然都写作u,小学生都懂得一个道理——小Ü见碰到jqx和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 

   既然谈到了该诗的格律与交韵,有必要附录原文,以示正听。


Sonnet CXXIX

 

1  Th’ expense of spirit in a waste of shame       (10) a

2  Is lust in action; and till action;, lust            (10) b

3  Is perjured, murd’rous, bloody, full of blame,    (10) a

4  Savage, extreme, rude, cruel, not to trust,        (10) b

5  Enjoyed no sooner but despised straight,         (10) c

6  Past reason hunted , and no sooner had          (10) d

7  Past reason hated as a swallowed bait           (10) c

8  On purpose laid to make the taker mad;          (10) d

9  Mad in pursuit and in possession so,             (10) e

10  Had, having, and in quest to have , extreme;       (10) f

11  A bliss in proof and proved, a very woe;.          (10) e

12  Before, a joy proposed; behind, a dream.          (10) f

       13  All this the world well knows, yet none knows well  (10) g

       14  To shun the heaven that leads men to this hell.     (10) g


江湖艺人常说,光说不练是嘴把式。笔者斗胆始译,本着以七个韵部对应双形体即交韵(7韵)的原则,力避诗句参差,采取直译方式,力避有悖原意。如下:


1.耻辱的放纵损耗了精神 (10) en  [a]

2.色欲盘踞心灵,蠢蠢而动 (10) ong  [b]

3.伪证、阴谋、血腥,罪恶满身 (10) en  [a]

4.野蛮,偏执,无礼、残暴,从来无信凭(12)  ing  [b]

5.狂欢方尽兴,顿觉寡然无味头(12) ou  [c]

6.猎获从无缘由,刚得手只片刻(12) e  [d]

7.便厌恨过往,恰似一只饵钩(11) ou  [c]

8.设鱼饵,引诱发疯的吞食者(11) e   [d]

9.追求时疯狂,得手后也如样(11) ang   [e]

10.已得,正求,尚未有,太过极端(11)  an  [f]

11.显露幸福欢悦,旋即心生戚伤 (12) ang  [e]

12.得前,思喜乐,得后,梦一般 (10)  an  [f]

      13.一切众所周知,却无人能清楚 (12) u  [g]

      14.逃避这个天堂,导人坠入地府(12)  u  [g]

 http://s4/mw690/001n66qAzy77zH4Sovh63&690


PS:小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是统计每行的字数,汉语拼音是该行诗的韵部,方括号内的英语字母是该诗的韵脚规律。


                                                   2016年12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