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教给我的道理(一)
(2010-10-17 12:34:08)
标签:
小说女人道理文化 |
分类: 小说 |
本小说由正文和随笔十则、杂论四则组成。随笔和杂论可以不读。也可以先看随笔,然后按照随笔的提示去阅读小说,当然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地看与随笔内容有关的小说。至于杂论,经再三斟酌放诸于尾声之前,完全可以省略阅读的部分,与正文的内容缺乏相对的关联性。
天气很闷热,超过了女人的体温。在乡下一间没有空调的平房中,心静不能反抗汗水,为了敲打文字,抑制自己的焦躁,我不停地用凉水洗面,大口喝着王老吉,希望把上火的征兆扼杀在萌芽里。
我反反复复地读着几本书,就像我反反复复地想着几个女人。
虽然她们义无反顾地弃我而去,虽然我留下了不该轻弹的泪水,虽然我在怀疑这是一个骗局或是玩笑,虽然真相是我不能承受的轻,虽然别人在嘲笑我的愚蠢和无知……但是,我为自己想着但是。
评断一个男人的品味,不仅要看他选择什么样的女人,还要看他对什么样的女人追怀。
哦,如果没有她们,我就不会考虑女人教给我的道理,没有这个话题也就没有这篇小说,至少这点,我要是鸣谢她们的。
愤怒出诗人,寂寞衍生小说家,套用时髦的话说,我写的不是小说,是寂寞。
本人使用了曾经对他们的爱称,如小雨、晓星、瑗儿、妍等,另外使用了一些女人的QQ昵称,如若衡等,本着维护他人隐私的法律精神,不透露、不使用真实的姓名。至于其中的事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人保留对小说情节、事件、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最终解释权。
昆德拉说:“我不想使人认为我的人物是真实的,带着一本户口簿。”
昆德拉说:“(现代艺术)以艺术自治法则的名义反抗对现实的模仿。
纳博科夫说:“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幻想,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
纳博科夫说:“某篇小说是真人真事,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
作者说:“谁要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思想来看书,就只能越走越偏,无法看懂这本书。作者若是通过预设的本质来想象小说演绎思想,他就只能在下流厮混。”
作者为了能够准确地表示《女人教我的道理》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作者的自传实录,不可以对号入座,并不是作者使用了爱称和昵称,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现实中与作者有关的女人,作者需要用《倚天屠龙记》作为说明,难道喜欢索隐的读者会认为书中的朱元璋、陈友谅就是史书上的二人吗?历史上的驱逐蒙古族的战争就是明教的教徒发动并且领导的吗?
如果你相信这样的天方夜谭,就合上这本小说吧。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原罪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让女权主义者无比恼火——都是夏娃惹的祸,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接受诱惑,男人犯了错误时由于女人的诱惑。
因为夏娃的一个错误,产生了罪,也产生了文明,自然还有爱情。根据下面的这个公式:
错误à罪à文明à爱情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错误产生爱情。
(错误产生爱情)
《创世纪》中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至于上帝的初衷,卡夫卡有过这样的猜测,善将你导向恶,女人的目光把你诱惑到她的床上。
这部小说中个篇章叫做《蛇与苹果》,分辨善恶的果子冥冥之中成为曾被正人君子们谈之色变的禁果。
(蛇与苹果;每一个你想上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上她上到想吐的男人)
尼采说,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周国平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坏,是想要女人;所谓贱,是想被人要。
这是作者读到的关于两性关系最好的断语,其实男人女人都有对异性身体的一种渴望,否则这个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动力了。劳伦斯笔下的厄休拉和查泰莱夫人都是讲的女人如何成为女人的故事,相较而言莫泊桑笔下的冉娜及托尔斯泰的安娜还需要十九世纪的含蓄——可以想象和原谅,那是古典时代的叙事。
从男人和女人骨子里面的本质来看,安全套才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曾有个女生问作者,说她的同学讲安全套是给男人用的,作者告诉她是为了让女人安全。
总有人说女人是爱而性的,而柏拉图式的就是纯爱了,在这个开放或是沉湎的时代,还用这种纯爱吗?如果有,也不比凤毛麟角容易找。于是张艺谋捕捉了这个契机,虚构了一个《山楂树之恋》的古典神话。
(古典时代的爱情;女人给我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蛇与苹果)
如果要选择一个物件来比喻女人,那就是鼓吧,因为很多男人都一直被蒙在鼓里。
如果你看到你还爱着的前女友的QQ签名是“在学着忘记那段感情,却总有回忆来触碰原先的伤口,看着流出的鲜血,咬着牙,继续一人前行!”你会如何呢?是会怦然心动,唤起那段记忆?
(原来那个男人不是我;她把这么凄美的文字写给另一个男人)
女人需要男人给她一个港湾,但是港湾并不能遮风避雨,她们需要的港湾中的房子。如果有个女人说就算是牛棚狗窝她也住的话,那是因为她还没有长成女人。
蔡和作者说她这次真的男朋友分手了,还是因为房子,她前男朋友说本来很好的一件事因为她的决定改变了她们的一生,还说他这几年不会结婚,好好自己过两年。蔡有时候觉得伤害了他。
巴尔扎克进入剧场,观众脱帽致敬的时代过去了;萨特发表演讲,剧场外面都挤满了人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据说一次格非发表演讲,只有5个观众到场……
作者列举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随着社会凝固化的加剧,古典时代已经结束了。
(因为我是穷人;墨菲定理在我的身上灵验)
不要把女人的寒暄当作是承诺,就像那首著名的歌剧中演唱的那样,女人善变。
“女人啊,爱变卦!像羽毛风中飘,不断变主意,不断变腔调。 看上去很可爱,功夫有一套。 一会用眼泪,一会用微笑。女人爱变卦,她水性扬花。 性情难琢磨,拿她没办法,拿她没办法。 哎!拿她没办法!”
她们善于逢场作戏,眼泪就像诗人的思;,她们善于遗忘,就像总是换穿新衣。可是总有自作多情的男子,在回忆;更有愚蠢可笑的男子,在坚守。作者相信抱柱而死的那个书生不是特例,不乏后来者。
(她们说会回来看我)
女人只有在现任男人不如前任的时候才会想起以前。
女人渴望被另一个男人怀念,但却不想被他干扰生活。
男人不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幻想以前的女友会回到自己的身边。
有这种幻想的男人说明他没有更好的选择,本身就是个弱者。
作者如是说。
(当再次相逢,她有了男人)
关于女人,作者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这个神缺席的国度,千万不要幻想用道义去征服女人。道义的原则与范围只适用于因信称义的人,凡夫俗子也能明白,和女人讲道理是徒劳的。不是你对她好,她就能感动的,不能和女人计较平衡,她们的自私冷漠也是合理的,因为她们是女人。
人们常说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导出一个常识来,聪明的男人才不会强奸,他们诱奸。
(我像道义一样在失败)
对于女人,有产者随意挑剔,中产者可以选择,无产者只能将就。美女们及亚美女们的性寻租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纳入了道德允许的范畴,虽然还有人在坚守。不是幸运儿而又不愿将就的人,只能寂寞了,如果这人再是洁身自好的话,就辜负了亚当的子孙这一称号。
男人是在意淫和手淫中长大的。
Stop telling your Korean jokes!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女人的最大的误会:她以为是“爱情”,他只是“调戏”。
男人的最大的误会:他也为她爱上了他,其实她只是好奇。
一个女人可以接受你的亲吻、爱抚,乃至上床,并不是全因为爱,更不能代表她爱你。女人有冒险的天性,她只是想知道你敢不敢吻她抚摸她,自己敢不敢接受一个男子。
当女人的好奇心没有了,这场爱情(也是暧昧)也就结束了。
(你愿意成为女人的第几个男友;我像道义一样在失败;蛇与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