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古刹-永福禅寺

标签:
杭州永福寺灵隐上天竺杂谈 |
分类: 人在旅途 |
善观师父和净行师父来杭州访友,挂单中天竺,得此机会我们又杭州重逢。这一趟机缘甚好,永福寺的明行法师也来自西园,和善观师、净行师过去皆是同参好友。于是,在明行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遍我想往已久的永福寺。且不说山寺之景,令人陶醉,没想到明行法师亦是茶道高手,喝了他给我们泡的宫廷普洱茶,心想我还真是与茶有缘呢~~
说起杭州灵隐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提到永福寺,可能对一些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永福寺就在灵隐之西不远的石笋峰下,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2003年永福寺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恢复重建并于200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全寺分为四个院落:普圆净院、迦陵讲院、福泉禅院以及资严慧院。来到永福寺,感觉就象进入了一个大的古典园林,寺院里古木参天,溪水淙淙。殿堂楼阁散落在青山绿树之间,环境极为的优美,令来到这里的游客香客无不感到心旷神怡。
观音宝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言不虚也。
寺与山是融为一体的,从一个院落到另一个院落要走不少的路。想想明行法师每天在这路上来来回回不知要跑多少趟呢。
寺院的最深处才是大雄宝殿,站在这里,可以极目远眺西湖。
大雄宝殿里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和佛陀的大弟子阿难、迦叶尊者。初看还以为是木雕的佛像,其实是青铜铸造的,故意打造成这古朴的样貌。没有眩目的鎏金与令人眼花缭乱的饰品装饰,这正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
大雄宝殿后侧供奉的观音像,极为的华美庄严。睹之,久久不想离去...
慈眼视众生(佛像局部)
黄色的院墙,青色的瓦,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古建筑之美。
古木参天
步步皆景
“墨香琴韵”,体现出永福寺的特色:中国佛教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研究和弘扬。
文景阁
灵隐寺的匾额。僧人慧理初建寺时,认定此山是印度飞来的灵鹫山,多为“仙灵所隐”,故名“灵隐寺”。清年间,康熙皇帝曾赐名并书写了“云林禅寺”,因此灵隐寺也称作云林寺。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没有再去游灵隐,而是寻路上山去中天竺和上天竺了。
灵隐寺前的照壁“咫尺西天”
从灵隐寺出来不远,在灵隐寺和下天竺法镜寺之间有一处史迹“三生石”。这里面有一个古老而伤感的故事,讲的是唐代李源与僧人圆泽之间的友情缘定三生,揭示的是佛教轮回与无常的道理。转世成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李源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三生石说的是两位男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隔世之约。不过到了后来,三生石的意义已成为情人间的盟誓证物了。
中天竺的妙音法师是杭州佛学院的教务长,遗憾的是我来时,他正事务繁忙,今天未能得见。我只好跟随善观师和净行师径直去了上天竺。
上天竺“法喜寺”
最后考考你:
在永福寺里喝茶时,看到博古架上摆着三尊小瓷佛像,造型极为可爱。你能看懂这其中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