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城与聊斋

(2006-10-04 15:32:27)
分类: 古迹名胜
      有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聊城人,我同样无比热爱自己的家乡。聊城因古聊河而得名,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从前,有人问我鬼话连篇成名著是什么作品?我当时没答上来,他告诉我,是《聊斋志异》。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真是孤陋寡闻,连这么有名的著作都不知道。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http://www.ccnt.com.cn/literature/wenxue/gudian/images/wx_t2_1.gif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最近几年,我对《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集了多个版本的聊斋故事,爱不释手。《聊斋志异》描写的故事有数篇发生在聊城,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胭脂》了。  聊城与聊斋
   

   相传当年蒲松龄写《胭脂》故事,是他骑着毛驴来聊城,在湖边撷取素材而后写成的。才姿惠丽的胭脂女,系东昌人氏,爱上了书生鄂秋隼。好色之徒宿介得知,冒充鄂书生与胭脂相会,被胭脂识破,遂抢走一只绣鞋作为“信物”。绣鞋丢失,被无赖毛大捡到。毛大潜入胭脂家,欲行不轨,被胭脂父亲发现。毛大顿生歹念,杀死胭脂之父,酿成命案。官府审讯,将鄂秀才屈打成招。济南府复案时,发现破绽,将宿介作为凶手,又成错案。最后,山东学使施闰章明察秋毫,找到真凶毛大,案件水落石出。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早已是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
     早在80年代,就有一部《胭脂》的电影在全国各地上映,浙江越剧院曾排成多幕戏演出。周恩来总理在世的时候,曾号召公安战线学习六部历史奇案,其中就有《胭脂》。如今,人们来到当年胭脂女以湖水为镜、对镜梳妆的东昌湖畔时,就会想起胭脂的故事。美丽的东昌湖因此也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别称“胭脂湖”。

聊城与聊斋

                    (念以新)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a5c3ab4010004t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聊城十二圣
后一篇:聊城方言概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