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性,做事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像幼年时总对你言听计从。
进入青春期,孩子有了强烈的自尊心,对任何带有否定意味的言论都特别敏感,不像小时候你说什么话都没多大关系。
进入青春期,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很多事喜欢和你对着干,当你和他有矛盾冲突时,他会用冷战、争吵甚至更激烈的方式和你对抗。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作为家长,要学会正确处理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把他(她)们引向正确的生活道路。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保持与孩子沟通渠道的正常畅通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阻碍、困惑与跨越、成熟的激烈对抗,开始了情感上的“疾风暴雨期”。
其实,此刻并不怕孩子产生这种或那种心理困惑与矛盾,因为孩子的心理正是在解决这些困惑与矛盾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怕就怕孩子不把问题如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得不到及时正确地解决。
因此,家长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并对孩子的表达抱着倾听、鼓励、参与、冷静的态度,同时,多向孩子介绍自己的一些情况,以便能起到“抛砖引玉”“平等互惠”的效果。
每天与孩子谈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说,爸爸妈妈听,叫做“谈心”;只是爸爸妈妈说,孩子听,那叫“唠叨”。每天抽空与孩子谈心10分钟,让他跟你聊聊天,无论孩子说什么话,都不要训斥孩子,都要对孩子所说的东西充满兴趣。即使孩子对家长说自己做错的事情,父母也应该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帮助解决,而不是急于去批评他。敢和父母说自己做错的事,这是亲子沟通畅快的标志之一,说明他们把爸爸妈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所以父母切不可一听到孩子的错事就勃然大怒,相反这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契机。
◆注意自身的角色转换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求父母给予其独立、自主、平等、民主的地位已成为他们的一种强烈心理需求。
很多父母在此之前一直习惯于对孩子的“绝对领导”,向孩子发号施令,听孩子反映情况,帮孩子解决困难,这样,家长很容易有一种老把孩子当孩子看的惯性意识。
一旦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开始对父母的“指示”有了异义,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家长就感到困惑且难以接受。
因此,父母应及早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自身的角色转换,朝着与孩子建立起一种良师益友新型关系的方向发展。
青春期的孩子,自己本来就“热度”很高,易冲动,头脑发热,年轻气盛。家长们的责任就是“降温,冷处理”,还要避免更年期遭遇青春期而发生的“撞车事故”和各种正面冲突。
因而,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一定要沉住气,平时多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不点火,后发制人;不压制,合理忍让;不强求,耐心商量;避矛头,宽容理解;冷处理,理智镇定。
◆给孩子留点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他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自尊心也在增强。进入青春期,孩子对成人的封闭性、对伙伴的开放性显得更突出。这些“小大人”似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